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6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21.
政治解放基础上的社会解放是无产阶级政治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能否有利于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是政治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实现共产主义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是无产阶级政治的终极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顺应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内在要求,彰显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蕴涵着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22.
硬权力是一种制度性支配权力,软权力则是一种非制度性柔性权力。软权力对硬权力能产生乘数效应,两者协同可构成真正强大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建党历史中,在各个不同时期进行了硬、软权力协同建设实践探索,一方面高度重视发展党的队伍、武装力量、政权组织、制度体系以及国家机器和党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机制等方面的硬权力建设;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通过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党员榜样效用、领袖群体人格魅力吸引、真情为民服务、创造良好政绩等方面努力所形成的感召力、影响力、吸引认同力,充分发挥软权力作用。这种硬权力与软权力协同构成的领导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事业发展和人民拥护的重要保证,也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3.
界别协商作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又一大创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界别性、专业性、协商性和平等性。同时,界别协商作为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的又一创新,在协商民主审视下,还存在协商主体参与意识、协商能力不足,协商客体公共利益性、平等性缺乏,协商过程开放性、公开性欠缺的问题。从原则、形式、难点等维度,探讨界别协商的推进思路,能够弥补上述不足,并能将界别协商打造成人民政协又一大品牌。  相似文献   
24.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contain rich logic about supply and demand. Observ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we can fin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fact that China’s social production supply has changed from “backward social production” to productivity level of meeting the people’s material cultu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ply-side level is facing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of imbalanced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people have a growing need for a better life at the demand side,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a new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 of imbalance in the new era  相似文献   
25.
政府、社区治理结构、直选制度、公民文化是城市社区直选制度绩效的主要影响因子。全面梳理城市社区直选民主制度绩效的影响因子,并进行我国城市社区直接选举制度绩效提升的现实路径探索,对推进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6.
文章探讨了国家软实力与区域软实力在政治体制、核心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联系,以及在软实力竞争对手、软实力概念内涵、软实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及影响范围等方面存在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发展区域软实力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27.
“劳动”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始终是一条主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继而将异化劳动概括为四个方面,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最终揭示出作为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人的解放的哲学主题,凸显了以“劳动”为核心的共同体思想以及鲜明的实践哲学的思想特征。扬弃异化劳动,也就意味着共同体中对象性关系的再造。共同体之中的个体通过相互承认的劳动确立了对象性关系,在马克思构建的劳动共同体中,劳动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人与人从相互承认提升到相互成就的共同体的高级形态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张 “精准脱贫”的扶贫方略改善农村基本生存型民生,通过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建构农村发展型民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推进农村普惠型民生,布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民生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对农村民生的理论创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这成为全党在新时代开展“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我国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对比来阐发自我意识哲学,在阐述过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待“自我意识”哲学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对自我意识哲学所包含的激进主义、理想主义高度赞赏,另一方面对其不能抓住现实表示不满,这构成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30.
价值观是国家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工具,中国需要凝炼构建并向世界传递清晰的“中国价值观”,这是中国在参与全球事务与对外交往实践中为自己的政策与行为确立合法性、合理性的“道义”依据所必需,也是抗衡西方“价值观”强势话语,形成中国价值观应有作用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举,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引领世界价值观发展方向、丰富凝炼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应有的作为。中国价值观对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效用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说服力和道义感召力。凝炼构建中国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从国内战略的角度、也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来考量;需要荟英纳萃、兼收并蓄;需要精心做好中国核心价值观向世界传递推广的工作;需要确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主体自觉;需要耐心地积攒起累积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