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28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08篇
社会学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复观认为,史学的价值必须对现实人生和民族文化有所鉴戒。他以心性史观为基础,显扬史家主体意识,认为治史的态度比方法重要。徐复观治史渊源脉络的形成有四方面的因素,对时代学风的反省批评,对熊十力思想的继承与拓展,关注日本汉学界的研究动向及汲取西方史学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32.
1923年9月,上海大学团支部成立,迅速成为校园内外非常活跃的青年学生力量。上海大学团组织是当时上海地区青年团中最突出的基层组织,不仅在校内筹划举办各类活动,联谊争取各种青年社团,宣传党的方针,传播进步思想,注重自身组织建设,而且走向基层,走上街头,联系群众,动员工人,冲锋在反帝爱国运动的第一线。尤其在五卅运动中,上海大学团员青年多人流血、被捕、牺牲。由于团组织的出色表现,上海大学成为上海青年运动的中心和许多活动的策源地,使许多青年人才紧紧团结在党和青年团的周围,同时也锻炼和成就了施存统、邓中夏、张太雷、任弼时、关向应、恽代英、张秋人、贺昌等一大批党团核心和英雄人物。“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运动卓有成效,青年团作出了独特贡献。上海大学团组织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时代氛围,离不开其所在“红色学府”的熏陶,它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党在革命运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办学要求。1927年国共分裂,上海大学团组织不得不转入地下。  相似文献   
33.
34.
"国家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家风险"主要是指主权国家对其债务进行违约的可能性;广义的"国家风险"就是投资环境,因此"国家风险"的大小与投资环境的优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优良的投资环境意味着"国家风险"较少,恶劣的投资环境必然等同于"国家风险"较多。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可以预料,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有望进一步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有必要最大限度地规避拉美的"国家风险"。拉美的"国家风险"多种多样,其中最显著的是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外交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中国企业要密切关注拉美形势的发展,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和完善投资保护机制;要充分发挥现代保险业的优势,将可能会遭遇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要与中国驻拉美国家的大使馆以及东道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保持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36.
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现实问题上,来自文学艺术的思考,向来不容忽视。这也是我们从“文学上海”角度反思并重建上海与文学的关系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文学上海”的本质在于“以时间来思考”;时间以及在时间基础而产生的记忆问题,是“文学上海”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百年海派文学中被不断书写,其中尤以张爱玲、白先勇以及王安忆为代表。三者笔下呈现的“文学上海”异中有同,均以上海这座以时问构形的城市为依托,在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中,描画出上海这座现代城市在历史时间及文化记忆中的诸种面相。这些面相提醒我们,海派文学与上海时间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文学上海”有着时间及记忆上的复杂性,因此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我们应该保持更加多元的取向,对那种以牺牲记忆来谋求发展、以单一的现代时间来规约上海发展的做法保持一定的警醒。  相似文献   
37.
王刚 《殷都学刊》2014,(3):13-18
人们在分析殷周之际的思想变迁时,通常将焦点聚集在周人本身的探索与努力上,特别表现为对文、武、周公思想的重视。但是新思想的产生必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变"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实际上,在殷商末年,殷商统治集团中的贵族智识分子在面对当时的动荡局势时就已经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而且很多殷商贵族纷纷归附周王朝,这些人对周人的思想世界不能不产生影响。周初思想的变迁是在殷末智识分子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38.
明清易代之际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满清政府所采取的用人政策,促使清初"贰臣"大量出现,且直接影响着贰臣文人的生存境遇.这种身为贰臣的身份际遇,以及世代传承的儒家忠孝节义观念,使得贰臣文人人格心态矛盾复杂,其创作较之其他群体作家亦自具特色.  相似文献   
39.
金庸武侠小说封笔之作<鹿鼎记>,既充满游戏笔墨,又富含历史意趣.金庸对两者的不同处理方式,揭示了隐含在游戏笔墨深处的历史意趣,一部优秀武侠小说不仅有娱众之功,亦可以有深刻的历史蕴涵,从而达到可观的思想高度--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拥有历史感和历史见识.小说与历史这两种叙事文体,纠结着复杂而难分的关系,为小说审美提供了一个崇高标的.  相似文献   
40.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名著,对其时代生活的各个侧面都有所反映。外来文化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拟从该书中出现的大量外来词入手,在爬梳整理的基础上,对其历史层次和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开掘其在中华民族内部融合和中外文化互渗两个层面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