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28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08篇
社会学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南社与“左联”是晚清以来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政治文化社团。前者,鲁迅与之发生过联系而未参加。后者,鲁迅被推举为盟主。从鲁迅对这两个社团的历史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同中存异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2.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语委近年来致力于对专业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从测试情况看,有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工作的重点放在哪里?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怎么看待轻声和儿化?“说话”就是“自说自话”吗?  相似文献   
53.
在现代化进程中古城风貌保护与延伸的理论与对策应是社会学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古城应在动态中进行“城市性格”保护和延伸,在宏观上分异城市功能,在微观上注重“修旧如旧”和“点、线、面”的三位一体,城市社区的建设问题可以在保护和延伸中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54.
中国古代美学资料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固以类相召。”人性“爱同憎异”,“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这些是异质同构为美思想的明确注脚;也是中国古代关于美的心理本质的固有思想。它与西方美学异质同构为美的思想异曲同工。究其成因,渊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55.
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表现了上海附近一个小镇上的特殊风景,这里的生活气息浓郁,且温情怡然,这里的人们质朴而善良,这些都是我们向往的最宝贵的东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带来了富庶和繁荣,另一方面也刮走了精神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56.
交谊舞,也叫交际舞,是一种国际性的社交活动舞蹈。早在16~17世纪,就盛行欧洲,享有“世界语言”之称。在我国,交谊舞是人们的一项健康的业余文体活动,尤其是青年男女的一种正当的社交和文娱活动。但是,从目前的舞场情况看,仅仅是提供了一处休息娱乐的场所,尚未起到促进人际交往的作用。我们曾经抽样调查了21位参加舞会的群众,其中男性11人,女性10人,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学不等。若把参加者按其动机进行分类,可以得出1.觅友型占  相似文献   
57.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短篇小说独特的风格中最为鲜明的东西就是其中的诗化特征。本文全面阐述这一特征,并提出印度诗学中的“味论”加以说明。从而证明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不仅在语言和激情方面而且在创作准则和理论基础上都与诗歌攸切相关。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初年上海知识界国家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年汇集上海的新型知识分子,围绕民族救亡和民权革命的主题更新国家观念。张扬主权意识以抵御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交逼侵凌,反抗满洲贵族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压迫;强化国民意识以推倒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主权在民的“中华共和国”。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从皇朝体制向共和政治嬗替,成为辛亥年国家制度变革的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59.
以<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为代表的诗经时代文学风格观念与"风骨论"有着渊源关系,先秦儒家与道家的文学风格观都不同程度地对"风骨论"产生过影响,先秦诸子和魏晋玄学的风格观对"风骨论"的形成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正是刘勰从"宗经"、"征圣"的复古立场出发,提出了古代文艺理论中属于内容方面的重要范畴--风骨论.  相似文献   
60.
中国近现代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的演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大翻译家,严复有自己独特的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同为大翻译家的鲁迅与傅雷也是如此.从严复、鲁迅到傅雷,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有了显著的演进.严复标举"信达雅";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傅雷则追求"神似"的"化境".近现代中国这一系列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的变革都是由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