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30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12篇
社会学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救济妇孺会是由浙江旅沪同乡团体专门为了救济被拐妇孺而发起的民间慈善组织.中国救济妇孺会组织严密,其内部机构设置采取董事委员会下的分工合作制;理念先进,收容救济与教育改造并重;体制健全,在管理上实行民主的管理方式和严格的制度管理模式.除了其内部组织的严密性和理念管理的先进性之外,中国救济妇孺会筹措经费的方式也颇具时代特色.中国救济妇孺会自筹善款的方式五花八门,其中既有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对外演出的营业性收入,也有利用会展组织临时募捐的行为,更不乏与其他慈善组织联合起来组团募捐的筹集方式.所有这些虽然透露出民国上海慈善事业运转的艰辛与无奈,但从整个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语境分析又恰恰可以反映出以中国救济妇孺会为代表的民国上海慈善组织已然具备了明显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2.
葛红兵  赵牧 《学术月刊》2012,(3):148-151
相比于2010年的聚讼不休,2011年的文学研究界看起来波澜不惊,但阐释焦虑依然如影随形,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也折射其中。在这种情况下,革命抑或改良的悖论,因"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契机而成为年  相似文献   
993.
对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总体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战后美国在联邦政府统一指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运动.这一运动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总结这一运动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更新改造的内在规律,把握当代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和趋向,指导目前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代美国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和解决和谐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区别发展动力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层次性和系统性,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发现物质动力具有间歇性、从属性,精神动力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存在着理想信念化减速过程、信念化加速过程。指出精神合力决定和谐社会建构与发展的方向,其理论价值在于设立了模型,提出和谐社会的精神系统与物质系统互动三个解释环节,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5.
莫瑞丽  金国华 《理论界》2008,(4):185-187
在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就业是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回归的关键因素。在现实中,刑释人员遭受的就业排斥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无法就业和边缘就业。导致刑释人员就业排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律方面的限制、社会整个就业大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或雇主方面的歧视和顾虑、刑释人员的主观就业意愿及自身竞争力、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会保障政策的不衔接对就业的负向激励。这些因素之问同时也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要解决刑释人员的就业问题,减少他们所遭受的就业排斥,就是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王维与李商隐都是文学史上的关键人物,都以诗歌著名,而他们包括碑铭文在内的骈文,同样超群拔萃。总体上说,二家碑铭各具面貌,王维臻于雅而商隐偏于华,是唐代碑铭文的两种范式。然二家也有相近之处,即入世儒宦之碑铭雅韵古朴,出世僧道之碑铭华辞流荡。  相似文献   
997.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998.
在"80后"小说的反成长叙事里,塑造了一大批另类的师长形象,他们对青少年只会起到反面的作用,甚至是导致他们迷惘、困惑、颓废、叛逆、堕落、受伤甚至死亡的主因。"80后"只能以"反"和"拒绝"的姿态成长着,以颓废、反讽、游戏和调侃的姿态叙述着,呈现出一种当代人普遍"在路上"的彷徨、苦闷、焦虑、恐惧和忧伤的流离之苦。这些颠覆性的师长形象从反面表达了"80后"对真正能作为灵魂导师的师长形象的期待。  相似文献   
999.
从文学的城市地形学描绘、城市空间及环境研究、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观念、性别与城市再现、文学中的人群、大众与阶级形象等方面对于西方城市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研究加以评述,分析了西方城市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问题.认为结合社会历史批评和传统的城市史研究方法,从个体作家的文学城市地形学的研究、大都会文学地图的描绘到城市文学史的书写一直主导着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市文学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空间、风景、生态环境受到关注,同时,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主题也成为研究城、乡二元关系和相关的文化与伦理观念的重要资源;随着女性主义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性别、人群与大众作为现代都市的主导意象受到关注,从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和美学意义等视角研究文学与大众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社会分工。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比较落后,远未达到学科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程度。在当前深化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不失时机地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这是我国社会学界需要关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