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208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欧美国家大都市的郊区化进程导致了中心城区的衰落和破败,文化策略的实施复兴了这些灰色区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造就了诸多都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神话.文化策略在刺激经济发展、都市扩张的同时,也导致了这些资本主义都市中心城区功能的单一化,其居住、生产等功能弱化,消费、娱乐等功能不断强化,中心城区逐渐沦为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集聚的地方,导致了公共空间私有化、投资浪费、都市精神沦落等问题.伴随着郊区化现象的出现,中国大都市中心区的空间结构也进行了重组,文化策略再次在旧城改造中崭露头角,中心区功能单一化趋势也毫不例外地出现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导致了市民日常生活空间被侵占、都市文化生态恶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2.
施晔 《江淮论坛》2013,(4):138-147
《方元素荣归纪念册》为新近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册页,现藏于荷兰莱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高罗佩特藏室。该册页属于安徽歙县商人方元素,收录了包括汪道昆、王世懋、黎民表、朱多炡、王穉登、田艺蘅等八十余人之赠诗一百余首。从这本册页,我们可以一探嘉万年间徽州士商交游及商人文士化现象。  相似文献   
33.
基于对话意识而确立的儿童主体性,是梅子涵三十多年儿童小说创作的鲜明特色.这一特色通过塑造一个差异化的儿童精神世界、通过对多样化题材的综合处理以及语言语法范畴与心理间内在张力的曲折展开,得到充分体现.当作者在叙述中放弃了传统的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而与笔下人物处在一个相对等的位置时,其建构的儿童主体性成为现代观念下向传统的一种对话乃至对决,不是以分享传统而是改造传统,构成其创作的经典魅力.  相似文献   
34.
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转型时期,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向近代转变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个时期,欧洲文化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科学方面自然也不例外,炼金术即为其中之一。阿拉伯炼金术除了吸收之前文化的精华外,还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炼金术高度重视实验的做法,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5.
值此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梳理一下上海公共关系事业这些年来走过的道路,确实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36.
意象是人们感觉到并融入了情感和理智的个别事物及其形状与特征。在当代的女性诗歌作品中,"意象"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有很多种,也体现出了意义的暗示性、组合的自由性、表达的特定性等几个特点。通过对女诗人具体诗作中意象的分析可感受到意象的使用丰富了女性诗歌的内涵,也使得女性诗歌的表达更趋多样性。  相似文献   
37.
《小妇人》是美国儿童文学从教育主义转为儿童本位的过渡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它与《天路历程》存在着互文性关系,试图成为另一部教育主义的清教经典;另一方面,全文贯穿着作者的天性与清教规范的冲突,有奔向儿童本位的潜意识。文末的幸福结尾实际是作者压抑自身天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都市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都市空间的概念及与女性空间的关系的同时,结合女性的实际体验案例,重点对上海市的女性空间现状作了描述,并且参考东亚都市的女性空间建设,提出都市女性空间建设的层次与原则。  相似文献   
39.
阻碍古希腊统一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希腊人对城邦的热爱与崇拜。斯巴达和雅典在希腊城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的特性影响到了它们统一古希腊,同时它们的政策失误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0.
刘士林 《社会科学》2008,42(6):13-25
从全局性、深层次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实绩的是城市、"大都市"与"城市群".整齐划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城市的改革开放可相应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恢复、起跑与积累阶段.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以"城镇"与"小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是其标志与主要成果;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大都市"与"城市群"为核心的"都市化进程"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从"城市化"到"都市化"的飞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结果.对于中国的"大都市"与"城市群"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不足和发展不全面.如何超越粗俗的欲望与低级的物质享乐,防止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罗马化",是中国都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与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