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1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33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1309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对于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的分析思考,找出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以期能够提出一些提升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2.
比较是人类认识自己最原本的方式之一。中西智慧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字、人的实践的历史活动和文化传统之不同特性。西方智慧首先表征为对人和世界的知识论的理性把握,注重形式,认为终极实在可以用形式化东西来把握,通过严密分析、科学精确的理性精神演化出重"自然因果"、规律和法则的科学智慧,同时注重对人的卑劣的情欲的反思、透悟,认为必须要信奉唯一的不变的人格神上帝并创生法律来对治人性之恶。中国智慧表现为对变动不居的宇宙、社会和人生运行规律的一种直觉的参悟、顿悟,认为智慧即是循"道"而行的德性体悟,是来自"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生存实践基础上的顿悟式的常识理性。中国智慧重事实和价值、德性之知、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中西方对智慧的理解就文化传统、认识论、伦理学的种种视角来看确实有差异,而实际上就深层次或大眼光来看,彼此都是相同相容,也是可以相互融合创新的。中西智慧比较不仅要突破西方中心论,也要突破中国中心论,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应内化为公民人格建构的教化实践中。  相似文献   
63.
一个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从3个层面进行分析和加以表征.其一,基于跨国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网络和基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网络,分别表征城市作为全球资本支配中心和全球资本服务中心;其二,无论是全球资本支配中心还是全球资本服务中心,基于跨国公司的总部集聚度指数和网络关联度指数,分别表征中心城市属性和门户城市属性;其三,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门户城市,基于所在城市在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网络中的地位,分别表征中心城市层级和门户城市层级.  相似文献   
64.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业经济体和文化输出强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体制,文化艺术基金会是其文化体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总结美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带动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事业两个层面发挥的不同作用,检视其管理运作模式和相关的配套法律政策,给我国发展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本文在明晰社会效益投资和社会效益债券的概念之后,针对其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社会效益债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只有非盈利性组、社会资本和公益项目三者得到良好的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使社会效益债券在中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6.
邵龙宝 《兰州学刊》2012,(9):9-12,17
所谓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从表象来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实际上其背后的支撑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中国经济奇迹的秘密在于我们的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他能组织和调动起八千多万党员和13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为现代化目标做出长远规划,且能在动态中加以调整;能确保改革开放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逐步推进;有足够的组织上的激励去执行和维护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各级地方政府间互相竞争提供可持续的学习和创新平台;在面对国际国内危机时善于化危机为机遇。  相似文献   
67.
伊格尔顿是反"本质"论者,他把对"文学"的命名看做是各种现实关系相互纠葛所形成的某项事件。伊格尔顿从对语言的分析出发,将其与现实的话语相连,引入本雅明的"寓言"概念,企图从中找出从语言通往现实秩序的入口,而修辞理论则是伊格尔顿语言关系现实化工作的深入。修辞强调对话性与公共性,这正是现代性建立以来逐步失去的东西,而批评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唤醒修辞的力量,让个体与其生存的现实秩序变得更具互动性。  相似文献   
68.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新闻学上的杰出著作,但对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贡献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本文从史学研究的视角出发,试图通过对<西行漫记>史学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来发掘其史学思想,探讨其史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以及它对中国现代革命历史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音系表现是音系成分在音系中的作用体现。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音系表现的实质内容,然后通过分析苏格兰英语口语和汉语潮州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说明音系表现是确定音系成分性质、认识音系变化过程、比较和评价不同音系规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0.
依据“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体育教学基本理论,针对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急剧下降的严峻形式,创造性地提出高校公共体育“2S”教学理念,强调“微笑”与“出汗”的相互融合。该教学理念重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成功体育教育模式的价值,突出教学内容专项化,教学过程的科学负荷,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强调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评价重视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