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592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86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北美学术界对柳宗元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等方面的翻译与研究数目众多,但是对其文学理论方面的关注却远远不够。从翻译者和评论者两个突破口描述柳宗元的文学理论在北美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展现北美对其接受现状。  相似文献   
22.
勘定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可以从其“拜物教批判”所具有的内涵出发加以深化.拜物教批判是对特殊替代普遍过程的“颠倒”,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政治关系不过都是一种“特定”的存在,将被“普遍性”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政治形态所替换.拜物教批判内涵的“对象规定性”决定了理解资本主义的政治必须将其置放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才能真正切中其“政治的本质”.拜物教批判使得人们能够洞识历史本质,从而激活阶级意识以颠覆资本主义财产权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23.
24.
杨新红 《理论界》2012,(5):129-131
政党文化是政党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导向作用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有益于政党成员形成持久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一经产生,就形成了自己专属的文化风格,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引领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期,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凸现,执政党也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惑,这个时候,建设先进的政党文化,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执政党对塑造社会价值体系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25.
26.
基于以往研究对空间相互作用方向性考虑不足的事实,文章以长三角133个县市为例,构建了融合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框架,将表征空间需求关联的总体市场潜能细分为来自同层级、高等级、低等级三个方向,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了总体及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空间依赖导致的间接溢出效应等因素后,并未发现存在要素价格绝对调整或要素数量绝对调整的证据,总体市场潜能的提高同时促进了城市人均GDP增长与人口增长;就不同方向的空间相互作用而言,大城市的自身发展有利于中等城市的人均GDP增长,大城市之间、大城市对下级城市、小城市对上级城市形成了人口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而中等城市之间以及中等城市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则表现为回流效应。  相似文献   
27.
中国哲学既包含哲学之为哲学的普遍性品格,也具有自身的独特形态。与之相联系,在如何对待中国哲学的问题上,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为认同,其二是承认。认同意味着肯定中国哲学所内含的哲学之为哲学的一般品格,承认则以揭示中国哲学的独特品格为关注之点。中国哲学的衍化过程,同时涉及"思"与"史"的互动,而当我们把中国哲学不仅理解为既成之"史",而且也界定为处于生成过程的开放之"思"时,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便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以上两个方面的统一,既使中国哲学的研究成为"有哲学"的历史,也使中国哲学的研究成为"有历史"的哲学。中国哲学在近代以来的衍化过程中,同时又面临"中西"之辩,"中西"的背后,实质上则是"古今"问题。中国哲学的研究,需要超越"以西释中"或"以中释中"这一类"中西之辨"而走向"世界哲学"的视域。在中西会通、古今交融的过程中,中国哲学的发展将同时融入世界哲学之中,并呈现世界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限购令”出台的合法性一直备受质疑.在实施的两年中,“限购令”通过对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有效控制,使房产市场价格得以合理回归.“限购令”的法理学理论依据值得探究,其法理的正当性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基于公共利益可对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遏制房价暴涨、缓解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法的价值”的追求;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政府必要的职能,国家公权覆盖到私人领域,在分配与扶助弱者等社会保障问题上体现“大政府”的职能,公权适度扩张契合特定的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9.
李磊 《东岳论丛》2019,40(9):81-89
相较于晋、宋,南齐的天下构想更侧重于承认现实政治格局。就东亚区域而言,南齐通过除授周边君长以官、爵而建立的政治秩序对各政权具有约束力。百济借南齐天下秩序阻扰了倭人主导半岛南部的战略意图,排斥了倭人豪族的在朝势力,同时还以"内属"的方式整合百济内部豪族、王族、汉人流民等诸种势力,成功重构了政权,这正表明南齐天下秩序具有实质性的政治内涵。天下秩序之公共性的彰显正是南齐的时代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