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0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 CIN)的预防作用及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入选在本院心内科行PCI手术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1例)、大剂量组(41例)。两组分别予PCI术前48小时开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20 mg口服,比较两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CIN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降低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降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构建科学规范化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指导教师(Tutor)培训体系,对于有效并深入开展PBL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东南大学医学院PBL师资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该院开展PBL师资培训工作的流程?该院构建的PBL培训体系,有望在兄弟医学院校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国产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5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国产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多西他赛70mg/m^2,希罗达1000mg/m^2,口服,每天2次,第一天至第十四天给予。每3N为一个周期,至少两个周期。结果25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3例(12%)、部分缓解(PR)13例(52.0%)、稳定(SD)7例(28.0%)、进展(PD)2例(8.0%),总有效率(CR+PR)16例(64%),肿瘤控制率(CR+PR+SD)23例(92%)。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自细胞减少占16%。Ⅰ-Ⅱ级毒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症、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口腔炎,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可,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学生迷恋网络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针对大学校园里网迷群体的调查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网迷群体呈现出低年级化倾向、生源地相似、性别不平衡、兴趣单一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该提升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加强低年级大学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实现既快又好地成长成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发患者数约占全世界50%以上,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食管癌确诊患者中,多数已为中晚期,可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仅为25%左右,因此,同步放化疗己成为不能或不宜行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三维适形放疗(3D-CRT)较传统放疗而言,在靶区定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有关医疗护理人员主要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相关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相关心理问题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日益受到我国医务人员的重视。由于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与一般中、青年高血压不同,其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为突出^[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损害患者300例及无血管性损害患者100例,采用简短精神状态测量(MMSE)评定并比较;对VCI各30例分别采用单用盐酸多奈哌齐、单用银杏叶片及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并比较。结果“血管性”损害患者MMSE明显降低,且以记忆障碍为主;VCI患者单用银杏叶片无效,单用盐酸多奈哌齐有效,而银杏叶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是最有效的方法。结论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明显降低;血管活性药物银杏叶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转入临床的一门桥梁课,如何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医学教育关注的重点。本文就我们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近几年来我们在教改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作一总结,并对以后教学改革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