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19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272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7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不同时期医疗保障制度确立的原因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差距,须加快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整合步伐。  相似文献   
52.
种植苜蓿对于畜牧业发展、土地资源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苜蓿种植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农户这一我国苜蓿种植主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河北省黄骅市的农户苜蓿种植调查数据,构建DEA模型对农户的苜蓿种植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苜蓿种植获得最优效率的规模为18亩左右。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规模效率的因素进一步分析计算发现,调查区域农户苜蓿种植处于粗放阶段,应鼓励发展苜蓿专业种植户,在种子、技术、资金及机械补贴、种植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53.
文章以实地调研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为基础,首次明确分析我国实企业实施可追溯系统需要增加的成本,并以A企业为例,就其实施可追溯某产品具体定价进行了测算,结合笔者在调研中得到的消费者愿意为可追溯产品的支付意愿,为我国实施可追溯系统企业的定价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研究显示,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企业产品成本不会大幅提高,企业对可追溯产品的高价策略通常是一种营销策略的选择。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的支付意愿表明,可追溯产品的定价不适合盲目定高价,要充分考虑产品目标人群的收入水平及支付意愿。同时加强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教育以及可追溯产品知识的普及,对可追溯产品的价格接受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我国肉牛生产与农业机械化释放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牛业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束缚,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放开养牛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肉牛产业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原始肉牛业时期”、“传统肉牛业时期”和“现代肉牛业时期”,养牛业历经“役用”、“兼用”乃至“肉用”的历史进程。基于农业机械化对肉牛产业发展的释放作用,借助面板VAR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肉牛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我国肉牛生产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传统肉牛业时期”及过渡时期肉牛生产受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比“现代肉牛业时期”更大;非粮食主产区受影响比粮食主产区稍大,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广东农户民间借贷行为实地调查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农村民间借贷中的资金供求关系,发现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进而对融资约束环境下民间借贷资金利率定价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着重考察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受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影响的程度,从借款人和贷款人的角度分别建立定价模型进行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定价模型在F检验1%水平上显著,其他模型具有R2的统计显著性;反映借款用途的变量在10%水平上显著,其他变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该市场利率能够反映公共信息的影响,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利率定价也反映了各自私人信息中相关风险和财务能力因素的影响,得到的经验结论主要是:第一,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是自主交易的金融市场;第二,其利率定价过程基本市场化。  相似文献   
56.
粮食生产水足迹动态演变及分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足迹方法构建粮食生产水资源匹配指数,从用水总量、来源结构和粮水匹配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粮食生产用水的动态演变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将粮食生产用水变动分解为9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水足迹变动经历小幅下降——快速回升——企稳上升三个阶段,粮水匹配度较差且矛盾趋于激化。从分解效应看,三产结构调整和节水技术进步是减少粮食生产用水的主要因素,但种植结构调整以及用水效率改善未发挥预期节水效果,粮水匹配关系恶化、水土资源贫乏及二者匹配度较差均不利于缓解农业用水压力。  相似文献   
57.
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诸多限制性因素导致其自身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存在对起始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交织的最低需要,即投入的“关键性门槛”.从长期来看,提高人力资本是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短期飞跃的现实情况下,则需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外来物质资产的介入.西南M县H村展开的扶贫实践表明,用外来物质资产暂时替代人力资本,通过人工干预扶贫措施来实现村庄产业扶贫的成效显著,结果显示,H村的产业扶贫不仅带来了主营产业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外溢收入,H村采用干预扶贫措施农户的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干预扶贫措施的农户.研究表明外部援助对于深度性贫困群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识到摆脱深度贫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输血”资源到“造血”功能的转化,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58.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江西石城县着眼于“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立足县域脱贫与发展需要实施了“千人铸造计划”,该计划发挥县级行政动员优势并扎根乡土社会,从培育方案、产业选择、社会基础、组织设置与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着手,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嵌入式培育及其内生带动作用激发,形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实践范例。石城经验体现了我国县域政府独特的行政动员机制及其嵌入乡土社会的本土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可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扎根乡土致富带头人及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9.
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动力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而探讨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内生性产业融合模式,对于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合作社带动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梳理发现,合作社依次经历了初期起步及产业破壁阶段、快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阶段、发展壮大与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农业多功能开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经济良性循环、跨界经营等需求都对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现实动力,合作社也展现出了资源整合、社会服务和公信力增强等优势,并探索形成了农业内部技术融合、纵向一体化经营融合、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针对目前合作社所面临的规模小、资金少、创意不足等问题,建议从鼓励合作社向综合和联合方向发展、改善合作社融资渠道、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60.
文章通过对相关史料和文本的细致梳理和分析,考察了鲁迅编辑时期的<语丝>对北京时期<语丝>风格和内在精神的承继这一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厘清了在此过程中<语丝>无可奈何的变异和消沉的基本史实,并从时运不济和同人离散等方面分析了其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