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土地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是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创新的两个维度。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在统一经营层面体现为经营性服务与管理性服务分离,使得统一经营层面服务主体多元化。农民合作社可以在统一经营层面通过服务规模化扮演社会化服务提供者角色,为小农户生产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可以在分散经营层面通过土地规模化扮演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角色,获得土地经营权进而推动土地规模经营;还可以扮演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与分散的农业经营者双重角色。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要将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作为强有力的政策抓手,切实增强农民合作社自身实力,提升带动和服务能力,鼓励农民合作社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  相似文献   
252.
253.
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演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工、交易、合作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形成原因、演变脉络,将其分为基于“熟人社会”形成的人际关系纽带、基于“收益捆绑”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基于“组织创新”形成的组织联结机制、基于“服务叠加”形成的服务联结方式、基于“产业融合”形成的产业联结方式等五种联结模式。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演变,要受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边界的调整、农业经营兼业化和专业化二元分化趋势、农业服务主体类型和服务地域的选择格局、农业生产性服务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涉农二三产业联结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等因素影响。未来,要适应农户分化趋势从多维度策略性地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54.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有可能达到4.5% ̄4.6%。前期CPI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表明,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17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生活成本。总体而言,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动仍处于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255.
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以使增长成果广泛惠及到所有民众(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本文基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两次讲话内容、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贫困、不平等理论的发展与增长理论的演进中梳理包容性增长理念形成、发展的脉络,综述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要义和政策内涵;最后,指出包容性增长之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56.
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自实施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村民自治却不得不面对"两委"矛盾凸显、选举"乱象"、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村务公开存在盲点、自治权与行政权冲突等诸多困境.在<村组法>修改之际,笔者重提其应具有的民主启蒙和权利觉醒的价值.并提出了要重视"家庭"的作用、把村代会与村委会的任期错开、做实村民监督机构等措施.  相似文献   
257.
文章通过对三部研究社会冲突新著的解读,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博弈的特点,并依此提出了抗争性政治的基本命题.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社会冲突主要是以底层民众的抗争方式表现出来的.抗争性政治研究作为政治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解释的是从利益博弈到管治困境的过程和特征.  相似文献   
258.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于资本要素,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2)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而促进富裕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还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相似文献   
259.
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中异地创业农民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对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制度环境感知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对异地农民创业者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文化距离对异地农民创业者幸福感的影响则呈正U型;制度环境感知对两者关系均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制度环境感知变量的引入导致两对关系的拐点发生右移;右移的拐点对两对关系的影响不同,意味着在提高了农民创业者对地理距离的容忍度的同时,却降低了其对文化距离的容忍度。该项研究是对当前幸福感研究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摸底异地创业农民的生活状态,加深对农民异地创业幸福感的理解。  相似文献   
260.
截面时序分析—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东升 《统计研究》1999,16(1):46-50
截面时序模型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文献[2][3]描述了截面时序模型的一般理论。尽管这一模型在国外已得到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但尚未引起国内统计界和数量经济分析界人士的重视。本文从进行实证经济分析所需要的角度出发,对模型的选择、参数估计和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