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活力、环境质量、社会环境、科技创新、全球联系、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7项关键指标的总体耦合协调度,分析亚洲564个样本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及其与各项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处于优质协调和良好协调状态的亚洲城市占总样本的33.69%;shapley分解表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和经济活力是解释亚洲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经济活力、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对可持续竞争力水平较低的亚洲城市影响较显著,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全球联系和环境质量对可持续竞争力水平较高的亚洲城市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2.
文章通过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合成单一化指数,刻画各省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图、Dagum基尼系数对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地区差异及来源进行探析,借助变异系数法、空间杜宾模型和MLE估计法揭示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全国与中部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具有多极和两极分化现象,而东部和西部区域则均不存在明显分化现象。(2)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减弱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占比最大,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贡献占比较小。(3)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差异演变趋势既存在σ收敛特征,也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且都在β收敛中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中国有繁杂的行政审批却取得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不禁让我们反问放松审批的改革有益于促进经济增长吗?通过对市场准入的博弈分析,我们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可以通过减少企业交易费用而促进经济增长。行政审批可以抑制社会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中国渐进性的审批改革确实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其微观机制是减少了企业的交易费用。我们通过2000~2013年地级市数据和2010~2014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有关命题,并采用IV、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24.
城市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城市良性建设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新兴数字技术不断加深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治理,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梳理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之间的耦合协调过程,构建城市韧性水平和数字技术发展水平指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障碍度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12—2021年的数字技术和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探讨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进、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数字技术和城市韧性整体发展水平均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也在不断上升。第二,我国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耦合空间差异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其中,华中、华北地区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发展更为均衡,而华南地区的失调水平最高。第三,数字基础设施和社会韧性是影响数字技术系统和城市韧性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要积极搭建数据共享、标准统一和融合互通的数据平台;推动资源和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促进与周边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注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与福利提升,推动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扶残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等。  相似文献   
25.
收入来源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采用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该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工资性收入决定着衣着、医疗卫生、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居住以及其他项消费支出;转移性收入则对家庭用品、文教娱乐、居住和其他项消费支出产生显著性影响;财产性收入主要影响食品、家庭用品和其他项消费支出;而经营性收入仅成为食品消费支出的显著性因素。第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广泛而显著,表明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或就地进乡镇企业工作获得的收入对其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第三,经营性收入对消费结构作用有限,说明当前农村居民自己出资从事三次产业经营活动还较少,是未来政府部门农村工作的一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26.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税政策给予必要的支持。财税政策可以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财力支持、减轻科技创新税收负担、降低科技创新综合风险等途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明确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根据产业创新进程特点实行阶段差别化政策,区分产业技术水平,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综合运用一般预算支出、财政补贴、财政担保、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一揽子政策工具,切实增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7.
"服务企业绩效差异的主要源泉是来自行业效应还是企业效应?",通过对2002-200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利用方差分析法衡量了行业、企业、年份的主效应以及年份与行业的交互效应对服务企业绩效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服务业有较强的成长能力,可能会有一轮新的资本规模扩张形势;(2)企业效应对服务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起着决定性影响,服务企业要获得可持续超常盈利能力的根本途径,是运用其独特的、无法被模仿的资源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非多元化进入更有获利能力的产业,更不可能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3)与盈利能力不同,年份效应对服务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影响仅次于企业效应,这种差异性深刻地揭示出投资者的非理性和资本市场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28.
李国璋  王杉  倪鹏飞 《兰州学刊》2014,(11):144-152
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与35年来改革开放即制度建设密不可分。改革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宏观制度环境,也是促进我国制度竞争力提升进而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国家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基于WEF建立的全球竞争力评价体系和相关数据,在对比分析中美制度竞争力发展现状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一步对影响中美两国制度竞争力各因素的强弱、大小和次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仅在私人制度竞争力方面与美国相比差距明显,而且影响两国制度竞争力各因素的关联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9.
《东岳论丛》2018,(3):36-44
本文以371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施药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家庭农场主个体特征、家庭农场资源禀赋、外部生产环境等作为解释变量,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农场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从业经历、从事规模经营年限和家庭农场的是否三品一标认证、种植作物品种以及是否与农业龙头企业有联系、是否获得政府补贴等变量对家庭农场施药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家庭农场主的性别、农业技术水平和家庭农场自有劳动力个数、土地经营规模、是否有完整的收支记录、是否示范类家庭农场、是否有注册商标、是否加入农民合作社等变量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30.
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研发设计服务业“量质齐增”,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物流服务业发展迅猛,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服务业通过提供融资支持,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数字+”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实现渠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业态更加丰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服务外包规模持续攀升,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展;职业教育方兴未艾,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但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依然存在着国际竞争力羸弱、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不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高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应进一步夯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对标国际标准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作为关键抓手,抓住机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