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游戏对于儿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白族传统民间游戏蕴含民族文化精华,贴近白族儿童生活,且游戏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化的加深和电子媒介的普及,白族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游戏种类减少,游戏之文化根基削弱,游戏之物理环境在逐渐地消失,游戏之文化功能减弱。为保存和发展优秀的白族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并使其服务于白族儿童的全面发展,寻找开发之对策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开发白族民间游戏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性和生活性原则,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和亲子活动是主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02.
103.
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在反对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过程中,重构了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框架,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理解为总体性方法,并以此为视角,形成了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其观点主要包括:以意识形态为斗争武器,重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意识形态是政治主体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明确意识形态的目标在于夺取领导权。  相似文献   
104.
巫文化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灵魂主宰为主旨思想,并通过献祭、象征性模拟活动等方式与神灵交流,达到被施以恩惠和得到庇佑目的。本文在梳理巫术的概念、类型的基础上,通过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以苗族巫文化为例,对巫文化的起源及其巫文化在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05.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同根同源、同理论根基与同价值引领,以及红色文化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等功效,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载体,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课题、入头脑等措施,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6.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并非只发生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里,儿童个体生命的成长与社会化离不开养育习俗的影响。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儿童养育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儿童保育和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深入研究存在于本土的、民间的儿童养育习俗对于促进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本土生长”、回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异化现象、实现对本土儿童及其教育知识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生态民生无小事,厕所是国家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现代生活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文章从“厕所革命”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入手,对当前“厕所革命”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期望有助于当前生态民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摘要:新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女性主体意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潘向黎作为新时期女性作家,她始终以“轻松和谐”的社会女性观,关注女性如何以轻松的姿态面对人生,以和谐兼容的方式生存,从而促使女性在生存艰难与精神痛苦的双重压力下优雅地飞翔,坚守和谐的社会两性观,确立了一条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共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9.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认为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可采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X”模式。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社会要多方辅助,学校要特别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及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病源。  相似文献   
110.
大理国基于地理环境之影响、安危存续的需要、儒学国家理论的传入及内化、移民和民族涵化的促成、民族发育程度的影响、宗教和文化教育之作用这六大因素,在国家认同方面选择坚定地追随宋皇朝。地理版图从属于中华大地、对外方略显著的经世致用性、强烈的历史和文化认同意识、国家认同的殊异路径,是大理国对宋王朝的国家认同呈现出的四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