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377篇
社会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41.
在身份认同理论的观照下,匹普的成长过程包含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身份认同。在此过程中,匹普经历了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同时,认同环境也对其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2.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媒介日益融合,网络有害信息成为困扰人类的新社会问题,也成为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有害信息传播与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目前有关研究存在学界重视不够,研究方法单一,研究面窄,研究思路不新,高水平成果不多等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切实有效地治理网络有害信息.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分析南朝梁代历史背景,结合鲍泉生平及其生活看他所写诗歌,将其诗分为游子客愁主题、闺思主题、咏物主题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湘东王萧绎的角度切入,分析鲍泉生活环境和诗歌,总结出鲍泉诗歌总是隐括着忧伤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4.
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却也成为汉译英的重要挑战和难题.翻译的最终目的应是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生与融合.然而,中国文化在汉译英中的传播却始终被归化法所左右,造成许多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为此,我们必须从观念上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自觉,使汉译英发挥其文化交流和桥梁的作用,从而改善并纠正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菜肴翻译是一门学问,怎样解决缺失问题同样需要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5.
民族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注重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近些年来,我的职业教育得到显著发展,然而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亟需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的概念来源、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下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意义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6.
逃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已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高出勤率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因素之一.联合实施考勤班委轮岗制与考勤汇总、通报制度不仅可减轻考勤班委的思想负担和人际顾虑,还可削弱考勤形式化、人情化、打折化的负效应,帮助学生克服惰性,进而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考勤班委轮岗制与考勤汇总、通报制具有操作简单、实效突出等特点,可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7.
多民族共存共生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层面的互动交流,它是基于一定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而共生思想应用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则意义重大。藏彝走廊作为我国民族地区的一个时空缩影,是研究多民族经济共生的典型范例。文章在对该地区不同时间多民族经济共生空间形态及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得出该区多民族经济共生的时空演进模式,并通过经济共生制约因素的浅析,提出了有利于多民族经济共生的持续稳定优化路径,以期达到对多民族地区经济共生特征的一般性规律研究,为我国多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力求新常态下的多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8.
因西藏以及中印关系历史问题,作为西方学术领域重要区域研究的喜马拉雅人类学尚较少被中国学者关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喜马拉雅将成为中国一个新的学术高地。文章对西方人类学领域中的喜马拉雅研究进行梳理,指出西方人类学的喜马拉雅研究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经历了东方学的研究传统;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经历了欧洲观察者的结构-功能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演绎着多元化、多主题的学术史历程。西方人类学领域的喜马拉雅研究为人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149.
同一社会中多元医疗体系如何共存是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之一。傣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极具民族特色的傣族传统医学,是傣族人民几千年来不断实践,逐渐积累而成的。目前可供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村民选择的医疗模式有:传统医疗(包括傣医、中医)、现代医疗(以西医为主)、民间医疗(包括民间治疗仪式、大众知识)等,存在多元互补共存的现象。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考察傣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特征,以及生活在傣族村寨的人们的医疗信仰和医疗选择,分析多元医疗选择的原因,用医学人类学的观点指出多元医疗选择共存的合理性,从而有助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0.
"以质为重"是西南联大办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也是联大办学成功的内决因素。这一理念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西南联大"以质为重"本科办学理念的内涵、源流进行探究,以进一步挖掘西南联大成功办学的深层次原因,并给我国当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