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41.
342.
文章使用CGSS2010-2018六年调查数据,从生育观念转变和教育正向同质婚配探讨了初婚年龄对青年群体生育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初婚年龄推迟显著降低了青年男女的生育行为,未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对青年男性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大于青年女性,使用人口性别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2)青年男女初婚年龄推迟通过弱化传统生育观念和提高教育正向同质婚配概率是导致生育行为下降的主要原因,加之男性的生育意愿主导家庭的生育行为,因此晚婚对青年男性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大于女性;(3)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户籍晚婚对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大于农村户籍并且对城市青年男性的负向影响最大,农村青年女性的负向影响最小;青年群体初婚年龄增加对生育一孩、二孩和三孩的概率都显著为负且负向影响强度依次增强,而且负向作用男性大于女性;80后90后男性晚婚对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大于女性,但60后70后不显著。  相似文献   
343.
344.
345.
346.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产物,也是大众意识自觉参与的空间场景."元宇宙"重新构建了大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活动方式,计算和保存具体化的审美风格,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元素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沉醉在他者的审美牢笼中,甘愿为数字技术打造的梦幻世界买单.通过梳理"元宇宙"中"吃播"的文本呈现、粉丝评论等内容,分析吃播粉丝的审美趋势,以及吃播视频的消费与审美的关系.吃播视频的粉丝群体大部分是青年一代,他们从吃播视频中获得生理和情绪的满足,并以崇拜的视角跟随着意见领袖.而吃播博主深谙其粉丝心理,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伪造成与粉丝有共同审美需求的同类,获取粉丝的消费能力,体现为一种"元宇宙"空间的消费审美特征.吃播视频俨然成为资本获取消费手段的媒介,社会个体、传播主体、媒介平台和国家机构需要共同为防沉迷消费主义而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47.
中国画注重"写意";西方绘画强调"写实",这种局限的艺术观点应当进行全面的思考."写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中西方对于写实的理解又有何异同?本文将通过中西方艺术的起源与哲学思辨来讨论中西方的绘画写实观念,从摹仿(西)到通灵(中),从逻辑之形(西)到心中之像(中)来阐述当代西方文化东渐造成的艺术思想碰撞.  相似文献   
348.
尽管我国《民法典》第110条未明文列举生育权,但其条文内容的开放性为生育权的人格权地位证成提供了制度空间。生育权的正当性源于其自由价值,当下我国生育观念在保留传统家文化的同时,也基本完成对生育自由价值的吸纳。随着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宽,公法对生育权的合理规制不构成对私法上生育权成立的阻碍。尽管生育行为须男女两性配合完成,但关于是否生育的选择本质上由个人作出,故生育权归属于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而非作为整体的夫妻。其中,即使男性在生理上无法孕育子女,但因其妻是否妊娠直接关乎丈夫的家庭规划,所以丈夫也有参与决定是否生育子女的权利,这在人类辅助生殖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故男性也属于生育权的主体。生育权与身体权、健康权存在本质差异。虽然对生育权的行使往往落脚于对自己身体的支配,但正如婚姻自主权、缔约自由权早已从“行动自由”这一兜底性权利中分化出去一样,生育权也因具有极其独特的内涵与外延,而应与身体权区分开来。生育权与健康权的区别较为明显,前者是自由性人格权益,而后者是物质性人格权,且两者价值追求也截然不同。生育权具有典型公开性,社会认知对于生育自由的重要性早已达成普遍共识;从对现有裁判文书的梳理来看,生...  相似文献   
349.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则是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动力。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作为"量的扩张"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理应包括"量"与"质"的双重维度,彼此共生协调决定着系统功能的实现。以"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为框架,确定"覆盖广度" "覆盖深度" "机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为分项指标,构建包含13个基础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合成测度2009—2018年间"量的扩张""质的提升"方面指数与"量质结合"总体指数,以此为基础解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的分异表现中,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其中西部地区总体水平的提升较为显著。同时, "量的扩张" "量质结合"指数在各观测值间差别逐步缩小,"质的提升"指数差异性则缓慢扩大。"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间的相互关系存在"负相关→正相关→低相关"的演化过程,尤其是近年来相互协同力逐步降低,表明"质的提升"不以"量的扩张"为主要约束;在空间维度的分异表现中,"量的扩张"与"量质结合"水平皆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分布特征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形成了由西向东逐层递增且以胡焕庸线为主要分界的梯度化分异格局,这一分异格局还具备近邻扩散表现,呈"西进"态势。农村金融"质的提升"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在2015—2018年间"质的提升"水平开始显现极差化分异格局,相对更高等次的省域分布于不同经济区域,这一分异格局具备跳跃扩散表现,呈"北上"态势。整体来看,近邻扩散为表现的"量的扩张""量质结合"空间分异过程中,也驱动了局部的空间集聚性联系。而跳跃扩散为表现的"质的提升"空间分异过程中,则驱动了局部的空间分散性联系。根据以上研究建议如下:以财政和税收政策保障农村金融市场完备发展,促使金融组织脱离"精英俘获"行径,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展服务边界、提高金融机构技能和增加信息透明度等方式提升"三农"领域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可持续性与发展可持续性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50.
研究近代留美或赴美群体,各类游美见闻手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档案,它们是了解访美学人主体意识的一扇十分重要的窗口,也是访美学人主体发声的重要渠道及意见传播平台。1946年,张其昀根据他在美国期间的见闻,出版了《旅美见闻录》。该书深切地体现出作者在抗战时期对民族国家复兴的所思所感,再现了美国形象。同时,张其昀对其在美生活访学历程的相关探讨,形成了一套基于赴美学人自身价值观的对西方社会文化的认知,也建构了一个访美学人视野中美国访学生活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