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01.
张振龙 《齐鲁学刊》2012,(1):116-120
孔融作为建安文学前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明显地体现出从汉代文学向魏晋文学转变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孔融诗文中的用典彰显出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一是在用典的数量与范围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二是在用典的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用典的方法有了进一步拓展;三是把文人的用典从传统的引用向真正的用典在实质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2.
两个世界的争夺——《雾都孤儿》两种文本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典小说《雾都孤儿》和其银幕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认为影片同原著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从《雾都孤儿》两种不同的文本中,可以看到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缩影,体会到善与恶两个世界的争夺。两种不同的文本都透露出善与恶这两种力量对主人公的“教育”作用,而“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3.
元泰定、至正年间,李孝光、杨维桢唱和古乐府诗,以关注民生、讽刺时事、吟咪怀抱之作代替当时流行的颂扬昌明盛世之音;以张扬一己性情之趣改变一趋于正的风雅之声;以风骨遒劲、瑰诡奇绝的诗歌风格取代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致使泰定、至正诗风为之一变,为元末以张扬个性为主的诗歌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现代诗歌自身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歌精神的孱弱,二是诗歌技巧的退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原则、规范、法度、秩序就没有评判的标准,没有言说的依据,当然就难以体现出存在的合法性。中国现代诗的发展至少应遵循以下规范:一是诗意必须明晰,意境必须深邃;二是语言必须节约、凝练、精粹、讲究,成为"诗的语言";三是结构避免松散,必须紧凑;四是诗体形式和内部(精神)构成和谐,节奏突出,韵脚明显,韵律婉转,能诵能唱,音乐性强烈,具有内外兼具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05.
缑广飞 《社科纵横》2007,22(12):192-194
《百年孤独》从情节结构、叙述语调、时间观念到主题都与《圣经》密切相关,《圣经》原型构成了《百年孤独》的内在骨架,马尔克斯不仅复兴了古老的神话故事,而且激活了古老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6.
迺贤的<上京纪行>诗描绘了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了草原民族独特的风俗人情.而少数民族诗人以汉语来写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在此前的文学史上实不多见.迺贤不仅是元代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位葛逻禄氏诗人,他的<上京纪行>诗,就成为文学史上唯一一组葛逻禄氏诗人所写的反映异域风俗人情的诗,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07.
民族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女神命运的演变与地位没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荣权 《南都学坛》2008,28(1):82-85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女性神都具有十分显赫的地位。随着文明的演进,后天的道德规范、文化品格被超时空地投射到传说中的女性神身上,使远古的女神地位出现了集体没落现象,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古代女性神命运的演变与地位的没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神话的重组使女神丧失独立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从而使其命运发生逆转;仙道文化的滋生与渗入,使女性神纷纷由神界走向仙界,不仅导致神话内容变异,而且也改变了女性神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8.
汉代骚体赋之"游",在《楚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变。汉代骚体赋最早将神界与仙域融合在一起,拓展了游仙文学的艺术想象空间,这与汉人神仙信仰的特点密切相关。从屈原的忧宗国到汉人的悲不遇,抒情主体思想境界的这一变化,是汉代士人盛世不遇处境中悲哀与无奈心理的反映。汉代骚体赋游仙与玄思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理性之美,起因于作家现实困境中的人生感悟,是汉代文人儒道调和、交融的产物。汉代骚体赋把退隐作为最后归宿,并以此来否定游仙,是作家人生观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致。这些新变的发生,使得汉代骚体赋成为游仙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9.
论当代河南的精神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精神生态指的是在中原这个区域内由众多精神要素组成的动态的价值体系、文化群体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包括历史的发生过程、现实的发展能力、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力等。当代河南精神生态是指河南范围内的精神与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各要素存在、生长、发展的现实状态。当代河南精神生态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系:一是思想观念体系,二是精神坐标体系,三是艺术人文体系。  相似文献   
110.
范小伟 《中州学刊》2006,(3):246-248
超文本文学作品的创作是集文学创作与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艺术创造过程,是网络文学创作的未来。超文本文学作品具有自身的特质,这不仅体现在超文本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体式具有质的区别,而且也表现在寄生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超文本网络文学的创作势必改变传统文学的文本、形象等构成模式,也将导致其阅读方式的彻底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