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72.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文章选取1980-2013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为倒U型,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短期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短期波动和垃圾产生量偏离长期均衡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种业整合风险一直从心里层面和操作层面困扰着企业家对种业企业实施并购与整合。并购整合的风险来源不同,种业企业并购风险的生成过程和生成机理也不完全相同。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来源于种业并购整合的全产业链、全部参与主体和全部要素,其主要构成是:并购后的产品销售风险、价值链重构风险、企业资源损伤风险和整合能力短缺风险。在种业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任何一类风险的数量或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实施整合战略的风险就会发生,管理者必须对可能放大风险的事件、活动,或者易产生较大风险的环境保持高度敏感。对种业整合风险实施诊断识别、互动控制、内部控制、价值认同控制、规则控制及其整合方案的优化等是应对种业整合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4.
为提高神经网络自回归预测模型的精度,文章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景气预测模型.主要运用景气预测判断先行指标,以及其相对基准指标的先行期数,结合神经网络非线性适应能力、自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构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的四种景气预测模型.对比分析这四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景气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自回归预测模型,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景气预测模型均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其中,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景气预测模型最佳.  相似文献   
75.
扶贫减贫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以1982年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以来国家出台的31份扶贫减贫重要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工具对我国扶贫减贫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政府推动下的大扶贫体系已趋于成熟。在扶贫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比较偏重于使用供给型和环境型的政策手段,对需求型的政策工具使用有所欠缺,潜力并没有充分释放。政府在后续的工作中应注重政策的科学搭配,创新工作思路,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6.
供应链的知识服务网络中知识投入问题是知识提供方和知识需求方的共同问题,知识的有效性将影响双方的生存能力。在双方联合开发新知识和新知识开发补贴两种策略下,讨论了双方的博弈结果和各自收益,分析了合作开发新知识策略下的非合作博弈分析和博弈分析结果,新知识补贴策略下的合作博弈结果。通过算例得出以下结论:知识投入成本与新知识投入前的产品销售量没有直接影响;不同策略下知识需求方所获收益大于知识提供方。  相似文献   
77.
78.
金鑫  李静文 《经营管理者》2013,(21):180-180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9.
文章基于两种不同介入程度(高介入与低介入)与两种零售商类型(网络零售商与实体零售商),利用独立样本t检定,以两两相比对的方式分析了价格离散程度的差异。t检定的结果显示,消费者高介入产品价格离散程度小的假设不成立。网络零售商价格离散程度大于实体零售商的假设成立。消费者高介入产品,其在网络零售商呈现的价格离散较实体零售商小的假设不成立。消费者低介入产品,其在网络零售商呈现的价格离散较实体零售商大的假设成立。  相似文献   
80.
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视角,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知识显性程度、转移渠道丰富性、知识吸收能力、沟通与信任程度、知识转移实施过程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都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机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要通过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提升知识的显性程度、构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的知识转移渠道体系、加强沟通与信任关系、加强组织学习以提升知识吸收能力等途径,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