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21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改善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健康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一国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为测算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合国内外健康素养的测评方法,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三个维度出发,创新性地设计了“北京大学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网络调查问卷”,并面向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的受访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随机抽样与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和人群差异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考察不同维度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国居民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71.41%),但具备较高健康素养水平的人群不足三成(25.07%)。分维度看,疾病预防(25%)与医疗保健(21%)维度中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人群比例较低。分人群看,健康素养得分较低的人群主要包括男性人群、6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人群、自家农业生产经营人群与非农自雇雇主、农村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群。研究结论表明,重视预防保健、关注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关注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多个维度被剥夺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测量和反映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以及所遭受的剥夺强度.文章将资产维度纳入了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及测量,拓展了多维贫困指数的维度.对2009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9个省的数据用AF测量表明,在4个维度10个指标中,同时存在3个指标贫困的贫困发生率(H)为9.1%,剥夺强度为37.0%,多维贫困指数(M0)为0.034;城市的贡献率22.8%,农村的贡献率77.2%.对中国多维贫困贡献率最高的5个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卫生设施、健康保险、耐用消费品、生产性资产和现代燃料,该结果为反贫困公共政策提供了明确的优先序.  相似文献   
10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实证研究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是其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发展贡献率较低.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大,造纸和生物制药业次之,钢铁和铝加工的关联度较低;房地产业、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和会展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应充分利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支持产业集聚,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协调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三群”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方宇惟 《创新》2013,(3):49-53,127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和1989~2009年CHNS的入户数据,根据明瑟方程的回归结果显示,低收入组的教育收益率高于高收入组的教育收益率。通过重新构建的工资不平等程度度量变量和教育不平等以及经验差异度量变量,对离差模型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虽然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但是教育差距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5.
凯恩斯的《通论》被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经典经济学理论之一。在《通论》问世后77年的今天,恰逢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在新时代再次出现经济萧条和危机。一些人认为,这些危机主要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造成的,因而呼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回归,希望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能够挽救这场危机。我们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实践两方面,对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经济危机的关系,以及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其能否在中国有效借鉴和运用的问题,进行了适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6.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作为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它诞生于工业社会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存土壤中,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及新兴古典经济学三个时期,形成了以理性选择、最大化决策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理论框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经济人"的认知、选择、决策和互动都有了新的发展趋向,使得"经济人"假设呈现出新主体、新选择集、新要素禀赋及新决策模式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将为"经济人"假设的新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07.
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而发展以污染预防、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等为核心的绿色就业是推动实现这种转型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针对绿色就业的内涵展开分析,以生态效率理论为基础,提出绿色就业在创造工作岗位的同时改善了环境,其本质是提升产业的生态效率。然后,设计了单位装机容量就业人数以及污染物环境外部成本两个核心指标,构建了结合产业链分析与环境价值核算的发展绿色就业价值的分析方法,以发展风电替代火电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出电力行业发展绿色就业的生态效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火电项目,发展风电在降低68万元/MW环境外部成本的同时,能够提供6.6人/MW的就业岗位,因此发展风电使得整个电力行业的生态效率得到提升。本文的研究对发展绿色就业的价值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论为国家制定相应产业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一直以来,有关于人民币的升值问题的争论一直存在,包括一些发达国家不断的促使我国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政策进入到进退两难的地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持续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同时也使得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通过人民币升值的一些背景,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进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在外贸收支上应该采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