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89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317篇
社会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刘帅 《现代交际》2010,(6):47-47
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宗教情感来源于信徒对于神灵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超人的力量。他们认为,神灵凭借其超人的力量可以为信徒带来福利,使杰出的信徒死后升入天堂;同样,神灵也可以惩罚信徒,降灾降祸,让应当受到惩罚的人类饱受痛苦折磨。基于这种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宗教制定产生了一系列的禁忌戒律来规范信徒,以免亵渎神灵。  相似文献   
22.
循环史观是古希腊主要的历史观,它以灵魂不朽、轮回转世的观念为理论前提,往往还带有历史退步论和宿命论的色彩,体现在古希腊的神话、诗歌、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中。古希腊循环史观对近现代西方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等都具有深远影响。循环史观与进步史观各有优势和局限性。20世纪以来人们对历史进步的怀疑,其实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如何能保持复古与维新、尚静与崇变、循环与进步之间的张力和平衡,对于社会历史和个人的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3.
麦克卢汉首创"地球村"的概念,他把地球村分为传统的地球村和赛博空间的地球村,地球村理论的确立是全球化思想的萌芽,对全球化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地球村理论来探讨麦克卢汉的全球化思想。  相似文献   
24.
知识观的演变与课程改革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知识观具有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精英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这种抽象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导致了课程设置主体的一元化、课程内容选择的单向度、课程传递的知识位移性、课程评价的单一化等诸多弊端。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力图冲破现代知识观所具有的抽象性和专断性,将差异性、情境性、多样性、生活化等诸多特征融入其中,从而使其课程观呈现出崭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5.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货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力量.货币的社会意义在经典社会学理论家们的著作中都得到了体现.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货币思想表明,货币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包含了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阶级、精神等因素.  相似文献   
26.
吉登斯建构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是通过对解释社会学的批判性超越而实现的,这种批判性超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吉登斯澄清了行动的概念以及行动与目的、理由和动机的关系;将行动理论与对制度结构的性质分析联系在一起;解决任何试图阐明社会科学方法的逻辑都会遭遇的认识论难题。  相似文献   
27.
赵孟营 《人文杂志》2004,(6):156-163
本文在深入分析组织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性张力特征基础上 ,提出消解张力的途径和组织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旨趣。期望这一讨论有助于提升组织社会学的学科化水平 ,以推进组织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8.
张之洞的《车酋轩语》包含"语行""语学""语文"三个部分,而有关治学、读书方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语学篇。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注重根柢之学;第二为学忌分门户;第三读书要博而约,约而博;第四读书不找借口,持之以恒。我们通过对《车酋轩语》治学方法的研究与总结,希望能给现代学人的读书与治学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9.
张之洞的《车酋轩语》包含“语行”“语学”“语文”三个部分,而有关治学、读书方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语学篇。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注重根柢之学;第二为学忌分门户;第三读书要博而约,约而博;第四读书不找借口,持之以恒。我们通过对《车酋轩语》治学方法的研究与总结,希望能给现代学人的读书与治学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0.
哲学问题与问题哲学--论一种可能的哲学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晏辉 《学术研究》2003,(10):24-29
哲学观是对人们用以进行哲学致思方式和方法的看法 ,是对哲学的反思或后思。反思与后思的意图既在于考察哲学对象或哲学问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更在于省察哲人进行哲思时提问题的方式、致思的层面和价值立场。反思人类哲学走过的心路历程旨在发现哲学问题与问题哲学之主题转换的内在逻辑 ,自明现代哲学的社会历史使命。哲学的定义随时代的发展又因哲思者的理论旨趣而不同 ,但从哲学的使命说 ,它总是或应该是关注人类生活和人类命运的。在现代语境下 ,我们主张一种问题式的哲学致思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