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88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317篇
社会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51.
石国亮 《学术界》2005,3(6):188-193
“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这主要是由她的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与时俱进的阶级品质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同时也与她坚持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是历史的具体的,集中体现在她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政治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保持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52.
徐昌文 《理论界》2006,(5):55-56
我国传统思想中关于“生”的生态哲学实际上是自然权利观的体现,自然界的权利依靠人对孝、仁、爱和善恶等内在道德规范的超越和顺应自然来保障,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中西、儒道自然权利观的比较,指出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自然权利观的积极意义和不足。  相似文献   
53.
晏辉 《河北学刊》2006,26(1):28-34
环境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是由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产品所构成的人的生存空间和意义空间。作为过程, 它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作为结果,它表现为人化的自然,健康的环境乃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必须基于价值与文化的维度研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参照,以他人、社会甚至代际利益作为评价环境的价值尺度,并以追求和谐与幸福为旨归。环境哲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乃是人类在解决自然生态的进程中求助于人性化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人类正确对待自然的观念方式、政治方式、制度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解决自然生态的根本出路,也是试图拥有真正人的生活的一种努力。重建人文生态具有双重效应: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文化基础;为追求人的身心和谐与心灵净化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在梳理生态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及其限制、环境哲学及其局限的基础上,试图寻找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设置基础,主张构建人文生态是解决生态危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54.
"真"与"可能世界"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的,前者表明的是命题与命题之外的现实世界中事态的符合,而后者表明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事态在相对同一的基础上如何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表述出来,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我们适度精确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所指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5.
刘清平 《学术界》2004,(2):121-128
本文试图通过与郭齐勇先生的对话,进一步讨论如何理解<孟子>文本记述的舜的两个案例和孔孟儒学在滋生某些腐败行为方面所具有的负面效应问题,并由此阐述在当前背景下提倡"后儒家"观念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6.
全球化时代的个人存在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活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个人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的个人 ,个人的“独立性”自由得到空前扩展。同时 ,个人自由的扩展也给整个人类的存在带来危机。因此 ,全球化时代的个体必须领悟当代人类的存在状态 ,达致一种个人活动的规范 ,树立并履践人类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7.
李景林 《河北学刊》2004,24(6):35-39
儒家思想的核心 ,是一种具有教化意义的文化理念。它因任社会生活和民众生活的样态、形式而始终与之保持着一种相切互成的关系。现代以来 ,儒学与现实政治制度的解构 ,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现代儒学和传统研究完全被纳入西方式知识化、专业化的教育体系 ,退居学院化知识性一极 ;而以经典诵习为内容 ,以立志成德、敦民化俗为目的的儒学教育 ,已丧失其寄身之所 ;作为中国社会民众生活样态的传统礼仪礼俗 ,遭到严重破坏 ,不再具有它在自然历史因革连续性中承载完整文化信息的作用。儒学失去了它与社会民众生活之关联的载体。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一种民众生活“无靠”而理论“游谈无根”的状态。重建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 ,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一点上 ,传统儒学之关联于民众生活的方式 ,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正义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修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尔斯《正义论》所提出的公平的正义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做了三点主要的修正。首先 ,它拒绝功利主义 ,用一种修正了的洛克主义传统取代其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的主导地位 ;其次 ,它批评洛克主义传统默认自然的偶然性对人的生活起点的任性影响的缺陷 ,并努力使平等的自由获得实质的保障 ;第三 ,它以康德式解释改造洛克式自由主义传统 ,使后者成为一种理性设计的程序性正义。罗尔斯的修正具有理论的意义。不过 ,由于将公平的正义的原则理解为仅仅是适用于基本制度的 ,罗尔斯修正古典自由主义并同时提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工作可以说是优点与缺点并具。  相似文献   
59.
李荣 《齐鲁学刊》2006,1(2):124-127
“实践”并非是一个其义自明的概念,它需要一定的理解框架,对马克思实践观当代超越性的解读亦是如此。马克思实践观对近代哲学所进行的变革以及它在当代哲学中所产生的效应是广泛而深刻的,仅从“他者”向度来看,一方面它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对近代主体哲学的超越,另一方面它在与当代哲学对话过程中先期范导了哲学的当代转向,这是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所具有的超越性之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60.
《庄子》内篇从确立精神的绝对自由开始,树立一种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和依乎天理、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说明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充实的根据和理想人格,最后提出了"顺乎自然"的治国之道,这充分说明了庄子的道德观,文章主要根据《庄子》内篇分析说明庄子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