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41.
批评语篇分析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运用及物性和情态等语篇分析工具,对《中国日报》、《卫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棱镜门"事件中斯诺登赴俄罗斯避难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其中蕴含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意义,有助于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时进行批判性分析,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及对语篇的反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242.
我国物流服务存在着"重物轻人,客户心理需求分析不到位"的误区,制约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客户心理需求为导向,对物流服务进行了心理学分析,阐述了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3.
244.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教昌隆,寺学随之逐步兴盛,曲子词遂常被寺中学郎抄写于同佛教有关的写卷之上。这些曲子词常会在佛教活动的表演中歌唱,以吸引民众前来进而宣传教义,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调的衍生。衍生的词调及其创作常被用来弘扬佛法,有时亦会演变为新的词调,对词体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词体的发生发展与佛教的繁荣有着潜在关联,从敦煌寺学的繁荣及佛教活动乐舞表演的炽盛等角度切入,审视曲子词的流播及词调的发生发展问题,或可更清晰地观见词产生之初的形态,深化对词体演进历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245.
从上届民俗学代表大会四年以来国家发展的大视野,看未来30年中国民俗学面临的挑战,传统民俗学赖以生存的田野急剧消失,将造成民俗学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危机,民俗学应重新定位,认真制订30年发展规划,抓住历史的机遇:1、加速进行传统民俗学工作,加大对传统民俗文化抢救保存的力度和效度;2、大力开拓新民俗学,积极投身于民俗与经济发展、民俗与社会发展、民俗与文化发展的事业之中;3、勇于承担重塑民族魂的历史使命,投入复兴民族文化精神的大业;4、促进中国民俗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世界华人民俗学.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民俗学的态度、立场和定位,进而建立积极入世、服务时代、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民俗学.  相似文献   
246.
乾嘉时期,海商下海为盗以及海盗涉足商业的“亦商亦盗”行为渐趋消失,然而海商与海盗关系仍颇为复杂。就海商而言,海盗既是海商海洋贸易的长久威胁,海商通常通过联合官府剿杀海盗以维护其海洋贸易利益;当海盗活动失控或政府盘剥行为超出海商承受能力之时,海商则会选择与海盗媾和,结成同盟以对抗政府。就海盗而言,海商既是海盗抢劫的主要对象,又是其船只、米粮等物资支持的主要来源。海商与海盗之间发生冲突抑或媾和,不过是海商在权衡利弊后的无奈选择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