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39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20世纪40至60年代,有许多人从中国大陆、港台留学美国,学成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返回祖国,而是选择留在美国定居工作,其中不乏一些历史学家.二战后他们逐渐在美国的中国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改革开放后他们的著作开始影响大陆,其中又以黄仁宇、唐德刚、余英时三位影响最大.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等历史理论给大陆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理念、新视野;他们运用的心态史学、口述史学等方法,促进了大陆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他们亦历史亦演义、生动活泼的写作手法,推动了大陆通俗史学的发展.美籍华人史学家对中国大陆的影响,给中国大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32.
“新常态”理念和思维的发展,为经济以外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新常态下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要以经济建设和改革为中心任务,以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为导向,以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旗帜,以建设人民幸福的美丽中国为目标,以作风建设和严惩腐败为突破口,聚焦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相似文献   
233.
孟璐 《公关世界》2023,(7):64-65
绿色发展理念对社会各领域均有指导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美丽中国战略的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绿色发展理念能够融入社会建设尤其是民生建设的健康中国战略等各环节中,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尽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234.
中国共产党塑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百年历程中,青年始终在场。青年是真理路上的先锋探索者,是复兴路上的前赴后继者,是斗争路上的冲锋陷阵者,是跟党路上的永久奋斗者。从建党本体论视角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四层内涵指向明确,是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引,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引领青年的理想自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引领青年的担当自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引领青年的意志自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引领青年的价值自觉。新时代青年应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235.
陈云综合平衡论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丰富和成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之中。陈云综合平衡论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建设要在稳定中增长,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要保持总量平衡和主要结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发展;要处理好民生和建设的关系;注重农轻重协调发展,并优先确保农业发展等。陈云综合平衡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具体结合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陈云综合平衡论对我国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6.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嬗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内涵经历了由强调教育权利平等到教育机会平等,然后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再到现在追求公平而有质量教育变化过程.其变迁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调整为主、以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为依托的基本特点.在未来,教育公平的内涵将更加突出实质性公平,更加注重教育全过程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237.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在科学把握近代以来中国价值生成发展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旗帜,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不断丰富价值观的内涵,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价值观的理念,使得新民主主义价值观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238.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对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1年全国1749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数字经济及其子维度均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间接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符合“梅特卡夫法则”,即存在非线性影响特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四高型”县域、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存在提升作用。对此,应打造农村数字经济新高地、加快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释放数字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39.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作出了“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时代中国青年在理解思辨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以多种方式诠释着思辨精神,具体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有日渐浓厚的理论兴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逐渐深刻的思想认同;对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变化有着渐趋主动的认知关切;对各种社会思潮有着越来越锐利的辨识能力;对人生问题有着越来越全面的辩证把握。  相似文献   
240.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伟大建党精神使中国对现代化的探索追求由被动转入主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伟大建党精神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其中,全面展现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和精神主动。伟大建党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丰厚滋养,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汇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