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多民族性、多信仰性、多文化性等特点,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积极因素,取其精华,博采众长,结合我国实际大力推动其本土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2.
63.
青年教育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高瞻远瞩的视野投向当代青年,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形成了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青年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生成逻辑筑基于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青年教育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青年教育观蕴含着丰富的逻辑要义,深刻阐明了"为谁培养人"的目标导向、"靠谁培养人"的机制导向以及"培养什么人"的本质导向。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为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指明了现实进路,要求当代青年务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4.
北京废品收购者群体是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产物,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就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废品收购者群体具有以河南进城务工农民为主要来源、以中青年为主、两人以上为组合单位、对工作比较满意、游离于制度之外、主动与当地人接近、工作相对自由以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等八个基本特征。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群体,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5.
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低潮时期,列宁改变革命高潮阶段对杜马的抵制策略,将杜马视为合法斗争的重要方式并主张俄国社会民主党积极参选第三届国家杜马。然而党内出现了不顾客观形势变化而盲目抵制杜马的“左”的召回派。他们只看到杜马作为资产阶级机构的反动性,却忽视了无产阶级借助杜马推进革命进程的迫切性。对此,列宁从实际出发辩证分析了抵制杜马的原因,揭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内在的辩证法”,批判了召回派“离开党的政治路线”、僵化教条、“左”的取消主义的错误。列宁的批判还具有对召回主义背后哲学唯心主义元批判的深层次逻辑。列宁对杜马问题的辩证分析及对党内错误思潮的批判,推动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也对当前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67.
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仅从两种生产、性别分工、家庭形式演变等多个层面揭示了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原因,而且从发展生产力、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化多个角度展示了妇女解放的路径。面对当前妇女解放仍然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以恩格斯提出的妇女解放思想为理论基点,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可能路径等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8.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俨然已成重要且紧迫之势。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56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但在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社会信仰等方面具有诸多民族文化特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因为族性和文化适应性问题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碰撞。从自我评价与他方评价层面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力现状的研究认为,应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在关注族性基础上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袁红 《社科纵横》2015,(1):142-147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中共成立初期的主要领导人,极为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改善质量"、"多收工人党员"、"党到农民中去"、"使中央成为强有力的中央"、"把支部变为真正进行工作的组织"等符合中国实际的党建思想。陈独秀使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伊始就确立了党建的马列主义原则,并初步探索了如何独立自主的进行党的建设,开启了马列主义党建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前奏。陈独秀的党建思想在总体上呈现出重视组织建设,而忽视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的倾向,为后人继续探索中国特色革命党建设道路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