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39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袁红 《社科纵横》2015,(1):142-147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中共成立初期的主要领导人,极为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改善质量"、"多收工人党员"、"党到农民中去"、"使中央成为强有力的中央"、"把支部变为真正进行工作的组织"等符合中国实际的党建思想。陈独秀使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伊始就确立了党建的马列主义原则,并初步探索了如何独立自主的进行党的建设,开启了马列主义党建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前奏。陈独秀的党建思想在总体上呈现出重视组织建设,而忽视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的倾向,为后人继续探索中国特色革命党建设道路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2.
73.
《社科纵横》2017,(3):24-29
文化体系与管理模式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不同文化体系下会形成符合自身文化特质的独特管理模式。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现存至今且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级文化体系,受诸多特有因素影响形成了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文化生态。管理的精神气质类型、管理所依凭的根本手段、对组织成员关系的考量以及成员管理所要达成的理想目标是管理模式赖以依凭的四个最基本要素。以中国本土文化为基础,依据管理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可以得出中国本土文化体系下所特有的伦理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成熟且影响深远的管理范型,伦理型管理模式有着自身鲜明的组织样态和特征。  相似文献   
74.
《奇葩说》的一期现场讨论内含了中西方关于"生死担当"的分歧,其中所强调的"有所不为"是中西方共有的价值理念。西方传统文化基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其"生死担当"精神主体以神为主,以人为辅,是由人向神的内在超越,止于"不作为"的境界。先秦儒家的"生死担当"则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下,以人为唯一主体的内在超越,既须"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作为",内含了担当之勇、之智、之乐,其现代转化既要有世界眼光,也要有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75.
抗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寻找其侵略行为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大东亚主义""中国社会停滞论"和"中国社会外铄论"等一系列侵华理论。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不仅有力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从文化上征服中国的企图,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76.
哲学到底对认知科学研究有哪些帮助?通过描述哲学家在认知科学研究中扮演的某些角色,我们可以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些角色包括拓荒者、建筑整理、禅师、绘图员、档案管理员、拉拉队队长以及牛虻。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预先依据哲学家使用的论证,概念分析以及历史视角等主要研究方法刻画出哲学家的特征。这样,我们就自然能够从所刻画的哲学家特征推演出他们在认知科学中扮演的各种角色。  相似文献   
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内在的严整性和连贯性,它通过范畴、命题、原理和理论体系等形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对于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增强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8.
人类的聚落从产生之时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的形成与发展都与聚落主体的需求密切相关。聚落形式的复杂化呈现出超循环的状态,即从人类早期的聚落点到今天的高度城市化过程,都是由于亘古不变的人类需求所推动并日臻完善的。目前,高度的城市化成为人居聚落发展的高端模式,但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城市问题。解决城市化困境成为学界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城市对乡村的消解的方式与途径。事实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仅仅从城市雏度寻求解决的方法是难以得到满意的题解。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点,为摆脱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两难抉择,实现城市与乡村在城市化语境下共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如何面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香港高校在“全人发展”育人理念下建构的学生工作体系,为新形势下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视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思考香港高校“全人发展”育人理念的基本内涵,探索促进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努力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80.
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治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加强高中生的法治意识培育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能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之举;而法治教育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部分,除了要运用显性教育手段外,还要在日常引入"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法,通过采取在校园营造法治氛围、加强榜样教育、创造法治情境等措施,开展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隐性教育,积极培育高中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