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668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1147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合宪性推定原则一直以来存在误解,认为其即(限定)合宪性解释.本文通过对合宪性推定原则概念的梳理,说明合宪性推定既非合宪性解释,亦非法律推定意义上的推定.合宪性推定原则是司法谦抑的要求,它主要决定了在宪法诉讼中由谁来承担证明责任的问题.最后,考察了相关争论并予以批驳,进一步明确了合宪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2.
我国刑事案件一经提起公诉之后,检察院依然可以依据职权继续调查取证,甚至可以通过启动补充侦查程序导致法庭审理的中断。这一现状对控审分离、控辩平等、法官中立等基本诉讼结构之维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法律应当禁止检察官在法庭正式审理过程中的强制取证行为,而赋予其与辩方平等的证据申请权,并在起诉之后、正式审理之前设置专门的起诉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993.
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程序法是行政法的基本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离不开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遵循的是先分别立法再统一立法的路径。目前在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的进程中,我们又在探索一条“先地方后中央”的行政程序立法路径。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和马丁的宏观结构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两个学期实验的全过程,即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过程、实验结果,并验证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可适用性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进一步推进该理论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语类分析能力以及英语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定量研究为基本方法,对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基本状况作了描述性分析,并根据性别、年级、户籍(城乡)、独生与否等不同情况进行了双因素分析,以考察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专业视角的介入理念和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996.
《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幻小说的鼻祖,具有远超出一般科幻小说的深刻意义。在现代性危机高峰的英国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那样一个崇尚理性的背景下,玛丽.雪莱敏锐地指出,纵然理性意义重大,也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实际的好处,但理性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无法取代宗教或者信仰所能给人带来的心灵的归宿和慰藉。而反诸自身,或可从内部心灵体验中找到生活的意义。这一方面与当时西方普遍接受的基督教影响有关;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对理性的过度追求仍然引起当今人类的恐慌。因此,在信仰真空的现代社会,这部《弗兰肯斯坦》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将宗教信仰泛化成宗教性的视角,这种对信仰和内心的回归仍能带给今天的人们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97.
“数字增强”的价值及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数字化呈现出从对象到人、从人的生理到心智的扩展趋势 ,从而有可能像“基因增强”的设想那样出现人的“数字增强”的前景。数字增强可以使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产生实质性的革命 ,但由此又引导出一些根基性的哲学问题 ,如人的形神关系问题 ,人的终极追求与价值问题 ,以及一系列牵涉到人的隐私、权利和公平之类的伦理问题 ,这是哲学面对未来技术发展必须应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8.
萧红的《桥》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因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因而它们的思想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的高度 ;由于选择的表现角度不同 ,因而人物形象的鲜明色彩不同 ,并使谋篇布局的结构有所区别 ;由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倾向隐显不同 ,因而具体塑造人物的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999.
国家保护义务要求国家对私人间的侵权承担责任,非国家行为体是履行社会权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护义务亦要求国家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其责任.这既是社会基本权保护须制定社会立法的原因,也是"社会"参与社会权保护的根据,还是基本权利水平效力在制定法上的体现.惟社会基本权区别于自由权的规范属性和规范结构、国家保护义务权利救济品格的不确定性,及我国尚付阙如的司法审查制度,非国家行为体社会权保护在我国主要依赖社会法的制定与行政机关颁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