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4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70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2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虚拟变量Markov机制转换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商品指数-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 GSCI)及道琼斯大宗商品指数(DJCI)为研究对象,探寻大宗商品指数收益率机制转换出现的规律与诱因.实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大宗商品指数收益率波动性呈现出的“中-高-中高-低-中”的阶段性变化,在阶段变换的拐点处商品指数呈现出具有转折意义的“V”形走势;金融危机前后的流动性冲击改变机制转化的概率.研究结果可以为预测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及阶段性转折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三参数区间值模糊集上已有决策方法的不足,引入信息论的相对熵,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三参数区间值模糊值间的相对熵,得到被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相对熵,据此给出一种新的贴近度进行方案排序。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较好的保存了决策的信息,考虑了属性的权重,并提出了三参数区间值模糊值表述的语言集。最后实际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国外立法例对侵权法中作为义务的规制模式不尽相同,中国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理论界对作为义务的研究在结合中国司法实践方面略显不足。对于侵权法中作为义务的探究,应当将国外立法例、中国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与司法实践情况结合起来。中国侵权法中作为义务的设计应当遵循如下思路:无须在一般条款中明确作为义务;合同约定不应成为侵权法中作为义务的来源;不应当规定一般救助义务;作为义务来源应当具有层级性,且该层级性应当以重塑安全保障义务为中心。  相似文献   
14.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一审稿)》"收养"一章的规定仍可以继续完善:应当引入不完全收养和成年收养,明确收养协议的主体是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引入试养期制度,就收养登记实行实质审查,就跨境收养确立跟踪观察制度,增设中国公民收养外国人的规则,立法中应区分收养的无效和可撤销,明确收养无效和被撤销并无溯及力,收养协议解除的主体应当限于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增加规定在被收养人为未成年人时因被收养人的原因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制度,增设收养关系解除的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15.
郭栋 《山东社会科学》2012,(8):72-76,89
传统大陆民法在债(务)与责任的关系上坚持权利——义务两位一体的结构,在立法中并未严格区分债(务)与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确立了权利——义务——责任三位一体的结构,使债(务)与责任的关系得以区分。未来我国民法典中应该设立债法总则,在债与侵权责任关系上实现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兼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福利时代与构建福利型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实务模式建构营造适宜环境,社工专业发展、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创新等议题应运而生。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主要包括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类型,代表社工实务不同的层次结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源于生活实践,指导专业社会服务,确立社会服务基本原则,划分社会服务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界定社会服务对象,规定社会服务过程与程序,选择适当的助人方法技巧,确定专业服务标准,指明专业服务发展方向,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最突出的特征是融微观化、指导性、操作性、实践性、过程化、方法论、生活化和个性化于一体,将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助人方法和专业服务有机整合起来。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影响和制约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众多,尤其文化与福利文化等结构性因素都深刻影响社工实务理论。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状况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模式和制度安排的结构功能。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精髓是如何看待、回应和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祉,实质是反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理论创新能力,反映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现代化建设程度。  相似文献   
17.
18.
在自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依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有别于以往传统校史编纂及传统方式,建立文化校史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快餐化”形式面向师生及校友推送文化信息,普及校园文化发展历程,可以显著提高校史文化传播速度,并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推动着现代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
The Great Gatsby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其在中国的译介长达六十余年。文章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从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究The Great Gatsby在中国的译介轨迹。从三个译介阶段考察译作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译介以及不同译本的异同,以期解释三个译介现象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