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4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70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2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对政治宪法的性质和形式的考察,证明划定其范围和目的的传统方法过于狭窄:政治宪法所关涉之事乃是使政府成为可能并赋予其权力以及限制政府和约束政府。这一概念也被用于描述一组虽然核心但却尚不明确的政治自由——尽管它们经常被湮没并且经常被替换。针对一些学者所说的从政治宪法向法律宪法的迁移来对三种有争议的假设进行考察:第一种假设涉及的是广为流传的,但却是错误的,针对政治宪法的意识形态式理解;第二种假设涉及的是"法律性"抵御来自"政治性"的控制的能力;第三种假设涉及的是法律性在保护政治自由时的有效性。贯穿文章的一个鲜明尝试是用证据来阐明政治宪法在上述情况下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8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市场经济开始由粗放化向集约化转型,在这期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不良影响逐渐显现,人们对良好公共生态环境的利益诉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确立为一项法定制度,这标志着中国对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前进了一大步。然而,环境保护的立法进程却始终追赶不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理想诉求。中国立法中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仅限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并未涉及自然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都赋予了自然人担当公益诉讼原告的资格。因而,进一步完善自然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就成为环境保护理论探讨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83.
美国的"无辜物主抗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美国法律逐渐探索出根植于美国法治土壤的独特的第三人财产保护制度。现行的"无辜物主抗辩"也为美国民事没收制度带来了新的发展力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美国"无辜物主抗辩"的由来,并深入分析《美国法典》现行的"无辜物主抗辩"的相关概念及其适用,既是对美国民事没收程序的深入了解,更是中国今后在第三人财产保护制度上可以借鉴与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伴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的不断加速和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与有机组成,近年来,我国政府热线建设全面铺开.文章在分析发达国家政府热线服务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对比梳理出我国政府热线服务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建立标准体系、制定标准化发展规划、加快标准研制、开展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建议,为提升政府热线服务质量与管理效能提供技术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5.
2015年,随着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高科技创业再度成为国内各界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创业的实质是识别与利用创业机会,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团队、政府、高校和投资机构等内外部组织间紧密合作的生态系统。以典型性高科技创业的亲子幼教网创始人3次创业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机会识别和利用的适配性视角,深入探讨亲子幼教网创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的过程机理。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发现,亲子幼教网创业者3次创业生态系统经历了资本主导型创业、市场主导型创业和创业者主导型创业3个阶段;每个阶段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典型性高科技创业的亲子幼教网创业生态系统中,创业机会识别与利用的不断适配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而创业者的机会观是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6.
87.
中国粮食安全目标实现有赖于粮食系统的转型,涉及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传统小农行为方式的再认识。聚焦中国小麦收获环节传统劳作方式的变迁过程,通过对河南省A县19个村庄捡麦人的实证考察,揭示了农村捡麦人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价值。研究发现:(1)受农业土地制度、机械收割技术、理性经济人逻辑及农户个体差异的影响,农户参与粮食减损行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呈整体性消退的趋势;(2)通过倡导和重振小农参与的粮食减损行为,对缓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延续粮食节约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活力具有重要价值;(3)国家推动粮食减损,离不开农村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小农参与为核心的多主体协同减损机制。  相似文献   
88.
89.
当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将人民陪审员"法律内行、同职同权"的角色期望纠正为"法律外行、异职异权",将人民陪审员"消极参与"与"过于积极参与"并存的角色认知纠正为"民主的参与者,事实真相的发现者和社会价值的代言者",以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充分发挥促进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的功能.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基本框架已确立的前提下,应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将改革的基本前提预设转化为正当的司法运作秩序,保证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生根发芽.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事实领域的人民陪审员知晓争议焦点规范与人民陪审员一事一证规范,意见效力领域的合议庭评议规范和审委会及二审法院复审规范.  相似文献   
90.
“五四”以来,启蒙与救亡思潮的交互纠缠历经百年,使得传统中医的命运如同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亟待人们从思想史、文化史层面予以清理和反思,由启蒙与救亡的二元思考引出更多新的哲学范畴,开启新的反思通道。特别提出三个问题,一是以救亡为前提的启蒙运动为何执意要以整体废止传统医学作为代价,岂不自毁文化自信,背弃救亡的初心?二是中国的现代化是否一定要亦步亦趋地效法日本近代脱亚入欧,全盘西化(废止汉医,接纳西医)的模式?三是现代医学的现代性困境能否从传统医学的价值遗产中获得某些文化救疗的思想资源?以期引起学理的对话,而非情绪化的纷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