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四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旭 《河北学刊》2004,24(4):11-14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发展经历了四次创新。第一次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现了思想路线的首次创新。第二次是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第二次创新。第三次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后提出了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系列新观点 ,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第三次创新。中共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求真务实 ,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第四次创新。经过上述四次思想路线创新之后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有了这样四句话的简要概括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这四句话 ,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含 ,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32.
陈立旭 《河北学刊》2003,23(5):5-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新的理论体系,是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基石、理论内涵、集中概括、落脚点、灵魂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内涵中,对思想路线的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对治国方略的理论创新、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相互联系、渗透、贯通,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结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加深了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因而具备指导人们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3.
覃文珍 《云梦学刊》2004,25(3):35-38
留美期间,胡适在接受现代教育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东西文明的认识,在接受进化论与实验主义思想时形成了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在辩难与讨论中形成了文学革命的主张。他提出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在中国发起一场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34.
鲁宁 《学术交流》2004,(8):134-137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透视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演变,不同历史时期,跃动书家作品不同的韵律,呈现书家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这种韵律是书"法"化了的精神世界的外延,它具有人格化的艺术魅力,是书家从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和遵循艺术法度的统一;以抽象的手段抒情写兴,是书家创作的宗旨,也是书法传统的核心。  相似文献   
35.
杜景华 《学术交流》2001,(5):118-13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为我国学术的转型期.这里不仅包括着学术主题的变化,也包括学术研究由综合学科向各个单科专门化方面的发展.真正意义的红学应该说是从世纪之交的三位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的人的参与而正式确立起来的.20世纪红学,是由几次大的高潮连接起来的一是世纪初新红学之建立,二是50年代之批判红学,三是70年代红学热,四是八九十年代之多元化红学新潮.以小说为研究主题也只是一个过渡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史学、文学、哲学、经济、社会学以及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便逐渐各自成为专门学科,各类专家也便相继出现了.将50年代红学称之为"批判红学",将70年代的红学称之为"政治红学",还算是比较切题的.到了80年代后期经济大潮袭来之后,不论红学研究队伍还是研究者的知识积累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能固定地认为只有考证本子和作者两个问题才是红学,红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它不仅包括有史学、哲学、社会学、文艺学、文化学,辽包括文献学、版本学、谱牒学等.  相似文献   
36.
七佛造像在我国早期石窟中多见,在建筑石刻中,全国仅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七佛塔为一例。清代乾隆皇帝在大慈真如宝殿后为供奉七世佛像修建藏式塔亭一座,将七佛的种族、姓名、神足、执事弟子、佛子以及父母姓名等分别刻在7块石碑上,并御制《七佛塔碑记》以记之。七佛塔的塔亭设计、线刻佛像、所刻碑文等对研究清代的石刻艺术和民族关系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7.
马克思的“晚年设想”指出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本文提出并思考了 2 0世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面临的世纪性难题———社会制度“跨越之后”的问题。文章认为 ,邓小平的可贵之处 ,在于他紧紧地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 ,准确地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运动世纪性难题的思考基点和理论视角 ,系统地解答了社会制度“跨越之后”的世纪性难题 ,从而把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8.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继承和创新党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深入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由第一要义、理论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实践保证五个理论群组成。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是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特征,就是把实践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9.
韩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立法,通过三级立法体制,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其特征表现在: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配套法规建设自成体系,适时修改法律法规及规则,重视农村建设、农民教育与农业组织立法。韩国的经验与做法启示我们: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立法措施与政策措施,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建议: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发展,立法与政策双管齐下,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密切关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动向,立法与政策齐头并进,切实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与政策双向互助,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健全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立法与政策共同发力,持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40.
丙兔是俺答汗第四子,土默特万户畏兀慎部的首领。嘉靖年间,他被留在西海驻牧。在西海,他一直游牧于海南与莽剌川之间,并主持修建了仰华寺。丙兔在西海的活动促进了土默特部与青海之间各方面的交流,为藏传佛教更迅速便捷地向蒙古地区扩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