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下,中国钢铁工业未来仍将保持长期发展态势.工业化中期是钢铁消费快速增长阶段.通过考察先行工业化国家钢铁消费规律,探讨中国钢铁消费可能达到的人均消费峰值.  相似文献   
82.
证明了(-ΔHn+V)iγ是Heisenberg群上的Calderón-Zygmund算子.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我国排水事业资金的投入状况及使用效益进行分析,找出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以期促进我国排水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浅议发达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国外部分高校在办高等教育方面实行学科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拓宽专业口径的经验,提出要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贴近实践并努力实行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实现理工结合、文理交叉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85.
知识转移在ERP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到ERP实施的成败。本文从ERP实施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内容出发,提出了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模型,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  相似文献   
86.
文学史写作的一个挑战--唐伯虎之文化意义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伯虎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方面这个形象、这个题材具有持久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他又被现行的文学史写作所轻蔑所漠视.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是唐伯虎"生涯画笔兼诗笔",在他的生命中丹青价重、诗赋擅场与浪漫传奇紧紧啮合在一起,引起了后人广泛的兴趣;同时也强化了他在文学史写作者心目中的"非我族类"的印象.唐伯虎之被文学史冷落的另一个原因,同样也是他在通俗作品中的被热捧的原因.这就是他的"俗".事实上,唐伯虎在文学批评史上并非冷门话题,他之被忽视,只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出现以来近几十年间的事.如何看待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如何看待他的形象被不断地"再创造"的现象等等.这些都对我们现行的文学史的写作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87.
以常村煤矿N3—3工作面为实验场地,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建立类似材料模型,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N3—3工作面覆岩裂隙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裂隙带钻孔的布置。结果表明:只要掌握采动裂隙发育规律,确定瓦斯运移聚集区,就能够为钻孔抽放确定合理的布置参数提供依据,从而能够高效地抽取高浓度卸压瓦斯,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8.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规模与影响的日益扩大,其发展中存在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愈发明显,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首先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9.
分析了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指出了我国与国外先进的环境政策之间的差距,说明了我国企业只有在守法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才能获得,国家只有在制度和监管中到位,我国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90.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巨野、郓城移民进入苏北沛铜地区因自然灾害形成的“湖田”荒地,他们的占地行为很快得到基层官府的承认。在官府的支持鼓励和士绅的具体运作下,他们还形成了自我组织、自我保卫的社会力量。当地原住民回归后,移民与原住民的冲突不断升级,基层官府对此一筹莫展。湖田案最终在钦差大臣曾国藩带有诸多妥协性的干预下才趋于终止。它的产生、发展和平息体现传统社会基层政治生活的两个方面:基层官府和乡村社会能够在日常事务中合作共生,重大危机的解决则有赖于高层政治权力的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