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632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505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仍停留于传统的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征收模式,部分高收入者虚假申报纳税以及逃避纳税的行为造成我国个人所得税严重流失。通过对我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现状分析和学理分析,结合世界各国家(地区)较为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探讨加强我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2.
与秦始皇一样,汉初的皇帝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他们追求最大化利益的手段越来越巧妙。汉承秦制,刘氏家族重新确立被放弃的皇帝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自己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巧妙运用其他的社会制度,巩固其既得的利益。他们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也追求最安心、最长久的利益享受。从这个角度看,汉初的皇帝追求个人利益的策略要比秦始皇略高一筹。  相似文献   
93.
94.
附条件逮捕发端于司法实践,对协调办案需要和人权保障意义重大。但各地运行状况并不统一,学界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争议。对此可以从文本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三个角度加以探讨,既指出理论质疑,也阐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改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5.
王天楠 《理论界》2013,(5):19-21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是当代政治科学领域的主要分支,政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范式。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兴起背后蕴含着多元、复杂的因素。悠久的历史源流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素材,多学科交叉发展为政治文化内涵的厘清、外延的划定奠定了基础,新技术的发展为方法论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撑,民主化浪潮为其兴起提供了现实推动力。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其兴起从研究视域到理论特质,从路径选择到方法论变革都呈现出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当国家面临各种政治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为保证政府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应对危机,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益,需要有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或相关法规来规范危机防治行为。现代意义上的紧急状态法律源于“一战”前后的德国和奥地利,两者均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应对制度,此后,英、美、法和俄罗斯陆续制定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97.
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对中国发展的许多问题都作出过独到而精辟的论述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国际法领域 ,邓小平提出的许多观点和设想同样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现有的国际法理论 ,并解决了我国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邓小平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和一国两制的论述 ,阐述其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通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在全民中提倡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更多的人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到全民终身学习中来,使学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
立法语言作为一种成熟语体能否发挥其社会功能,社会认知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立法语言的知晓和信赖程度较高,而对立法语言特点、规则的理解则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根据这些情况,需要总结和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规则的设立,完善立法语言的规范系统.  相似文献   
100.
采用调研、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方法,对中国农业标准化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连续、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中,缺少农业标准化的文化底蕴沉淀是导致一些人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不足、贯彻操作不能紧扣市场需要的关键;与市场接轨使我国农业出现多样化格局,但基本生产结构仍然以农户为主;要做好农业标准化,只有走和谐共轨、携手推动的道路,其中政策、资金是基础,市场、技术是动力,公司、协会是架构,农户、农民是要素;同时认为我国农业标准化推进有初级和高级两大模式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