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议论文的篇章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综合的一项活动,它需要语言、思维、逻辑合为一体。由于它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在语文教学中变得日趋重要。其中,在写作教学中出现的篇章衔接词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往往学生在结构、素材和语言三方面出现写作困惑,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点衔接问题。本文以词语衔接词为研究对象,在议论文的片段式训练中,对学生的衔接词的结构-解构-建构进行策略研究。尽量使衔接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帮助学生的文章一气呵成、层层递进。  相似文献   
42.
《并州路》又作《塞下作》、《塞下》、《塞下曲》和《并州路作》等多题,作者亦有杨达一说,诗句中异文也多达五处,惜前贤时俊多"述而不作"地罗列异同而鲜有按断。今依各集本加以比勘,并据"宜各从长"的标准宣示己见。  相似文献   
43.
杜诗禅境论     
百余首杜甫山水田园诗将活泼的禅机融进素朴的诗境,且饱含着对生活由衷的热爱和对人生积极的肯定,这与中国禅的至境——在世而超越,转身而回向——不期而遇。品味杜诗禅境,其清幽静寂、静而能照、动静相即与现量直觉,不仅使杜诗空灵超拔,于"沉郁顿挫"之外更添"清新自然""活泼俊逸"的一面,又将诗、禅与生活融在一起,生活的实相体现了诗的品质,也呈示了禅的精神。于此,见出"诗圣"大自在、大关怀的非凡气象,亦见"诗史"强大的张力与多维的风调。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国际传播态势总体向好。但受汉语区域内部语言规范化程度不高,英语强势犹在和汉语传播手段单一等因素的制约,汉语国际传播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强化母语的中心地位,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完善汉语传播手段,进而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5.
魏昕 《天府新论》2014,(3):140-145
皇帝的身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不同场合进行角色转换。由皇帝的三重身份,审视汉诏功能的多元化现象可知:皇帝身为天子时,旨在昭示皇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诏令因此具有祭告天地、晓谕天下四方的功能;皇帝身为中央决策集团代言者时,由其批示的诏令则成为贯彻现实权力意志的政令、法令;与家人或关系亲密的臣子相互交流时,皇帝则还原回个体身份,从而使诏令发挥出独具个性色彩的私人书信功能。  相似文献   
46.
韩国重视汉语教育和汉语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良好的汉语教育传统。近年来,韩国汉语教学在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学习领域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吉林省具有对韩进行汉语推广的语言优势。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目标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采用强化口语训练、淡化语法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目的、要求、特点和能力的差异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小班级、小家庭、小世界”观念,因需编班,根据年龄和汉语水平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其犹如一柄双刃剑,虽然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但是新闻伦理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传播中新闻伦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8.
《语言文字应用》是全国性的语言文字应用方面核心期刊之一,自1992年创刊至今,风雨历程24年,记录了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一步步发展。本文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近五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发表的文章进行量化分析,并与之前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纵观近期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49.
近来,浏览电视节目,各个地方电视台的方言类节目层出不穷,并且收视率极高,受到观众朋友们的热烈追捧,渐渐成为一种特色文化。我国的电视节目看似在欣欣向荣地发展,其实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没有创新性,模仿国外的节目模式;或者节目趣味性大于教育性,意义不深刻等。本文主要就东北方言类节目的兴起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0.
于文婷 《现代交际》2012,(9):109-110
进入21世纪,各级电视台争抢新闻资源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在竞争中求生存、得发展。那么,地方电视台依靠地域文化、宣传地域文化,加入地域特有的方言,是必然选择。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方言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传播做了初步的探讨,从认识方言入手,着重分析了方言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