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张居正所编《帝鉴图说》作为幼帝启蒙教材,因其教育对象身份及其未来发展要求的特殊性,展现出了不同于普通童蒙读本的特点。其一,《帝鉴图说》在万历皇帝的教育过程中起到的是先发性启蒙作用,解决了万历皇帝形成圣主明君初步认识的问题,在教育目标上具有针对性。其二,《帝鉴图说》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目标,从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君王个人三个层面,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紧扣培养目标。其三,《帝鉴图说》采用了适切的教育方法,在万历初年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帝鉴图说》以绘本为主要编辑形式,语言通俗、图文并茂,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教育过程中,张居正以《帝鉴图说》为据,采用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教育意味强。教育文本取材上,引文以史书为主,取材独到,语言表达上,采用温和的说理方式,更易于教育对象接受,显示出了帝王教育的用心之处。  相似文献   
22.
基于杜威的经验哲学视角,在幼儿园和小学两学段,即五大领域主题活动课程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的双向衔接过程中,试图重申儿童经验的地位,探寻儿童经验作为桥梁在幼小课程经验中进行连续性生长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将作为解释和指导的课程与儿童的经验世界相衔接,揭示介于既有的儿童经验和课程中更为丰富而成熟的经验之间的各个步骤所达成的理论路径:从“起点”到“终点”的幼小课程经验应心理化和生活化;带着“地图”去“旅行”的向导式课程推进儿童经验的衔接转化;由“过去”向“未来”的实践取向课程促进儿童经验的主动创造。  相似文献   
23.
24.
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全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进以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和课程教学策略革新为核心的"课堂革命",成为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事务。《外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价值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对有关人类教育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开阔学生的教育视野和培养他们敏锐的教育洞察能力,促进教师群体及个体的职业发展。那些旨在再现人类教育历史进程的"历史性联系"理念、旨在展示人类教育轨迹的"历史性变革"理念、基于全球视野的"文化与教育平等"理念,均为有助于实现《外国教育史》课程教学价值的教学理念。展示经典教育著作的教育智慧,彰显人类教育历史进程中的知识逻辑,以及发挥教育史学理论的阐释功能,则是有助于实现《外国教育史》课程教学价值的基本教学策略。作为一个缩影和个案,《外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价值、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展示了我国大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25.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汹涌而来,"信息茧房"效应产生,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自身发展、社会交往等方面消极影响显著,当代大学生在私人化、娱乐化的媒体迎合下,更易被信息蚕食。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蓬勃力量,应尽快破茧而出。营造良好信息环境、将信息素养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广批判性思维教学形式,可为实现大学生"信息茧房"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6.
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厘清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学前教 育师资队伍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学前教育师范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专业情感、专业认知、专业行为 和职业选择的主观感受与认识出发,经过三级编码,归纳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为:自身条件、重要他人、专业学习 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专业认同,其中自身条件对专业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较为突出,重要他人和专业学习对专 业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比较明显,社会因素对职业选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笔者希望厘清专业认同各成分与不同影响因 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学前教育师范生提高专业认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7.
传统教师教育是典型的实体思维的产物。实体思维主宰下的教师教育表现为“惟知识性”的目标旨趣、“失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去经验性”的教学内容、“无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和“乏真实性”的评价模式。实体思维使教师教育陷入“惟知识性”“主体性危机”等困境中。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成为“连根拔起”传统教师教育“棘手问题”的新方式。实践思维主导下的教师教育将行走在一条与实体思维“殊异其趣”的道路上,其发展图景为“智慧性”目标追求、“整体性”课程架构、“实践性”教学内容、“关联性”教学过程和“全息性”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讲话中深刻阐释了教师群体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其中,习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以简洁深刻的语言激励广大教师努力走好从人生存在到精神自由、从人生境界到价值使命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有”好老师标准对培育广大教师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叶澜教授在其提出并主持的长达近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不仅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高度的关注,还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这既成为"新基础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构成。叶澜教授的"教师观"是基于中国21世纪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宏观背景,秉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立场而提出的。其主张:教师要从"卫道士""牺牲者""传递者"的角色转向"为己为人"的立场;从职业工具价值、传递职能的定位转向"成己成人"的取向;从强调专业发展、培育他人的目标转向"育己育人"的追求。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将成为推动自身成长的不息动力,并将创造教育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孤独症儿童会话发起和维持技能在不同会话情境中的表现特征,采用半结构对话任务评估法,比较孤独症儿童与词汇能力匹配的普通儿童在不同会话情境中的会话技能。结果表明,在角色扮演和主题会话情境中,孤独症儿童会话发起方式与普通儿童一致,均以言语发起为主,但发起数量显著落后;会话维持方式单一且维持数量显著落后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在会话中产生的中断类型主要为不能解释的回应和无回应,中断数量受到会话情境的影响;在会话中产生的非言语动作类型受到会话情境的影响,其非言语动作数量整体落后于普通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