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7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07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118篇
人才学   67篇
人口学   193篇
丛书文集   3416篇
理论方法论   485篇
综合类   3537篇
社会学   514篇
统计学   10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宗教对话是宗教界、学术界开展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以及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一般而言,宗教对话可分为教内对话、教际对话、圣(宗教)俗(社会)对话乃至宗教交往几个层面。本文所论耶伊对话,在强调宗教教义对话层面或宗教组织之间沟通活动的同时,亦特别关注以宗教信徒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交往关系,注重宗教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形式,注重考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是否存在真实交往的可能性和社会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交往的社会及公共性特征,建构一种与宗教对话并行不悖的"宗教交往论"。最重要的是在民族与宗教信仰方式之间建构和重构国家认同、公民认同、民族与宗教认同,将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同时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固有特征,成就一种"公民——民族——宗教"之间的"叠合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22.
保护性价值观是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和反应,研究的整合性往往存在不足,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实证研究方法所无法解决的矛盾,需要将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回归哲学层面,探讨这些观念产生的根源及其关系和联系。保护性价值观的两分类结构模型,包括底线价值观和不可数量价值观,在外显观念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保护性,但其内在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其对保护性价值观研究中出现的绝对性弱化和非伦理道德内容等困境以及保护性价值观的动态性给出了较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23.
作为Bel Canto声乐体系的萌芽期,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声乐艺术在宗教与世俗二元文化的作用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宗教文化中的声乐现象以服务宗教仪式为宗旨,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中心,围绕对圣咏的修饰和扩展,逐步体现着作品体裁、表演形式以及歌唱技术的全面复杂化趋势。而世俗文化中的声乐现象在充分展示世俗文化特征的同时,又无法避免地接受强大宗教文化的浸染。二者在对立与并存中共同推动着Bel Canto声乐艺术的系统化构建,为Bel Canto声乐体系的主体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素材。  相似文献   
24.
25.
<正>严格来说,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两个并行的范畴,都可以看做是劳动法律体系的一个子集。劳动合同重在对劳动关系中权利性内容的约定,而集体合同关乎利益问题。但由于我国2008年《劳动合同法》中将集体合同列为第五章特别规定的一节,故而本系列也对集体合同的研究做一个梳理和述评。在此我们顺便赘述一二,为何在《劳动合同法》中出现"集体合同"的章节,这样的立法安排似乎没有出现在第二个国家。在《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26.
农村初中寄养子女寄养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假设(一)问题假设———寄养的原因与家庭贫困相关 ,家庭越贫困 ,子女寄养的可能性越大。———寄养时间越长 ,对寄养子女的负面影响越大。———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 ,不大可能被寄养。———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男孩与女孩相比 ,不大可能被寄养。———由于角色的不明确 ,寄养子女在寄养家庭中的负面感受可能会很强烈。———寄养子女对寄养的感受会影响他们对自己以后是否将子女寄养的行为倾向。在寄养中负面感受较多的人 ,不倾向于对自己的子女同样寄养。(二)概念的操作化在一般法学辞典里面 ,寄养常常被定义为…  相似文献   
27.
28.
修彩波 《东方论坛》2002,8(1):26-30
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唯物史观的传入与确立、具体的史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史学方法的更新三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 ,非马克思主义史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他们所倡导的进化史观、客观的治史态度、广泛的史料范围和严谨的治史方法在奠定我国现代史学发展的新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离岸市场是经营境外货币存、贷业务的市场,它在推进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走强,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虽然会给现存的金融制度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其建立已经具有了现实的市场基础和需求,积极作用还是主流,只要监管得当,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