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国内外对李佳白和尚贤堂的研究现状及其评析在近代传教士研究中,李佳白较少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有关尚贤堂的研究也比较少见。顾长声在《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一书中介绍了李佳白的生平和主要政治观点,并专门介绍了尚贤堂的情况。①对于李佳白,该书认为他开设尚贤堂,是要“把帝国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相结合,以建立文化上的反动同盟,企图奴化中国人民”。②王立新在《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一书中也简略地论及李佳白,认为他在中西文化之间取“鉴别吸收”的观点,还探讨了李佳白如何从一个维新变法的鼓吹者演变为封建旧学的辩护士,指出…  相似文献   
42.
43.
建立标准化怀旧图片系统的目的在于完善怀旧视觉刺激材料,以利于对怀旧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开放式调查和主观评定建立标准化怀旧图片库过程如下:在网络上向10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确定怀旧类别;根据怀旧的类别,收集了怀旧图片512张,非怀旧图片257张,再由135名大学生被试对图片的怀旧程度作1-7点评定;根据每张图片怀旧评分值的标准差排序,选取高怀旧图片100张,怀旧感平均值为5.82.低怀旧图片100张,怀旧感平均值为5.02.非怀旧类图片100张,怀旧感平均值为3.15.  相似文献   
44.
湖北省英山县莲花村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同时并存。以资金不足、教育不足、风险规避3个假设分析阻碍莲花村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原因发现,资金不足不是影响技术引进的最重要因素;在技术引进的初期,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新技术在一个地区逐渐普及,教育便成为与技术引进基本无关的因素;风险是阻碍农民引进新技术的最关键因素。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介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5.
关于教师教育专业素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使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凸现出来。新世纪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反映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中,就是要培养由教育科学知识和与时代精神相符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技能构成教育专业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46.
陶行知是一位崇尚创造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在重庆育才学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艺术创造教育探索,采取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艺术教育方式方法和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思路。陶行知艺术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对当今艺术人才培养有借鉴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7.
教育要在个人与社会之间进行抉择与整合的确是个两难问题。教育本应以育人为旨归 ,培养“完人”(即完善的人 )为使命。而偏重于功利价值的现实社会要求 ,使生产力成为裁剪一切的标准 ,导致现行教育走进了“以经济为中心”的误区 ,这给教育自身及外部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 ,对现行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与超越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教育功能的客观概述  教育的功能可粗略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本体功能 ,即育人 ;另一类是社会功能 ,包括一般的社会功能与具体的社会功能。这是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教育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 …  相似文献   
48.
卢梭明确提出了"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这一"消极教育"思想."消极教育"思想的提出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卢梭的哲学现在教育上的深刻反映,是其自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扫荡封建制度、封建旧教育的锋利武器,在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也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49.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德纳在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于1983 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身上至少同时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同等重要的智能,而且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教育可以使它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该理论对于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个性化的课程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灵活多样的评价观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0.
终身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终身教育思潮包括“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三个关键性概念及与这三个概念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孕育期与现代形成发展期。社会的变革、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及人的主体意识的增长促使了终身教育思潮的诞生。现代终身教育思潮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后,由于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的倡导及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其理论不断地走向成熟,最终形成影响最广的教育思潮。透过终身教育思潮的历史,可以找到其发展的逻辑轨迹:从理想到实际、从片面到全面、从教育到社会、从外铄到内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