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青年人才被赋予重建乡村振兴主体性的路径期待。以往研究仅关注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工具性方案和策略性逻辑,忽视了作为人才支撑的青年主体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隐机制和深层逻辑。本文围绕青年人才主体有效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建构了一个青年人才嵌入性和公共性与乡村振兴绩效的关联分析框架。运用“嵌入性—公共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闽南创业青年、浙东青年乡贤以及西南职业林农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嵌入性掣动治理能力、公共性制约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叠加影响青年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绩效。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青年人才因治理能力及意愿张力呈现出不同类型主体失效和振兴绩效耗散,共同根源在于嵌入性与公共性的失衡。为此,异质青年人才在借道嵌入性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时,通过机制化搭乘进行公共性调适,在形塑主体有效的基础上,经由组织化运作将主体有效转化为治理有效,最终促进不同面向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3.
人类生命并非静止的存在,而是伴随着技术展现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古代自然技术内蕴着人类生命的“涌现”,是顺应自然、获取自由的“去蔽”过程,赋予生命存在丰富的意蕴。然而在现代人类生命具体经验的世界中,大数据技术成为提取生命活动轨迹的一种新程式,人们对于技术人工物的态度从最初的“被动、附和式”转向“积极、迎合式”,“生命挖掘”的重点从生命“身体行为”转向对“精神行为”的深度挖掘,这可以看作是“生命挖掘”的否定性向度。如何摆脱技术展现出的人类“历史命运”,探寻“生命挖掘”的“肯定性”向度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44.
余涛 《理论界》2023,(11):35-42
实践实在论针对还原论自然主义和二元论等观点,主张本体存在应该是多样多层次的,生活世界及意向产物具有更高本体层次。构成关系是实践本体论的形而上工具,构成非同一具有非还原但不反对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特征。人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第一人称视角能力的存在,第一人称视角和信念归属等意向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基础。常识独立于科学,同样是真理的来源,也有独特的因果机制。以上观点为建构实践本体论,深入理解实践主体、实践能动性、意识的作用和本质以及实践和真理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46.
47.
从性别文化视角看,《荆楚岁时记》对南朝荆楚地区的岁时节日女性民俗有生动记录,主要表现在女性的民间人神信仰、女红在岁时风俗中的呈现以及女性在岁时节日的游戏娱乐三个方面。这些女性民俗顺应天时,遵从节令,一方面体现出荆楚习俗沿革中的稳定性,同时在传承中又有新质融入,其仪式性、纪念性和娱乐性带有浓厚的荆楚地域风采;另一方面,这些民俗在展示南朝女性的岁时节日生活原貌时,还呈现出信仰人神、崇拜粪肥、珍爱生命、祈福消灾、劝课农桑、重视女红、乞巧优胜、祓禊江渚、喜好娱乐、热爱游戏等丰厚的文化意蕴。两者的融合,表现出荆楚女性在岁时节日区别于日常的生活样貌、身心状态和文化内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南朝女性史关于岁时节日维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48.
根据农业部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的统计,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薪柴、煤炭、小水电传统能源转变为依靠可再生生物能源、沼气、水电、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局面,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而探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促进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9.
南非共认为,未来南非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一是民主、平等、自由;二是主要经济部门的社会化;三是“有效率的计划”和“有效益的市场”的有机结合;四是可持续发展.为此,南非共在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思想工作、基层工作方面作出了基本规划,即“四大支柱”,这也是南非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纲领.为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南非共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斗争.  相似文献   
50.
苏共在制定本国的土地纲领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其土地纲领始终服从于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进行阶级斗争的利益。俄国同时也是个农民的国家,它的土地纲领的实质完全是"农民的纲领"。因此,苏共的土地纲领把阶级斗争与农民的革命运动紧密结合,并根据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土地纲领,并最终实现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