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以江苏省1994-2009年52个县(市)为样本,以F-H检验为理论框架,采用GLS模型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进程中的区域市场分割问题.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市场在县域层面分割性是由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的制约、地方行政壁垒的条块分割等因素造成的;随着农村区域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发展和深化,农村区域金融市场分割程度呈U型变化趋势,后期服务“三农”的强金融控制政策抑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整合.  相似文献   
7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老年群体所能接受到的福利待遇水平.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结合2008-2013年江苏省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养老保险基金效率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变动原因,以期为相关部门有效管理基金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3.
基于宁夏南部山区288户土地转出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农户对政府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和风险预期两个层面,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农户转出土地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68.1%的农户对转出土地表示满意,31.9%的农户表示不满意.农户受教育程度、单位土地面积租金、农户流转土地的数量和农户对政府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程度对农户流转土地的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农户对政府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程度对其土地转出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最大;而农户对土地经营风险的预期对其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74.
文章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网购行为的影响机制,探索了因城乡差异而影响消费行为具体因素,对正确引导城乡居民网购行为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75.
为探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变化,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SVAR模型,对比2008-2011年与2012-2015年相关月度数据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对产出影响的作用强度降低与作用时效缩短.目前政府应着力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修复,稳定市场预期,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77.
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汇总得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规模,以西科恩和霍尔的集聚经济效应模型为基础,采用Shapley分解方法,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城市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强者恒强"的自我强化现象。(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本地市场效应会促进流入城市人均收入增长,其携带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城市人均收入增长。(3)Shapley分解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本地市场效应扩大了城市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而其携带的人力资本水平却缩小了地区差距;但从整体来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最终扩大城市间收入差距。研究结论意味着,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包容性"城市发展目标,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78.
依据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所具有的互联性交易特征,利用关联博弈分析工具,研究了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生产合作声誉对上述困境的改善。研究证明,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借助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已有的生产合作声誉,能够实现对社员信用合作道德风险的进一步抑制。同时,社员在生产合〖JP〗作上获取的超额收益以及社员借款规模分别对社员信用合作道德风险抑制起到提升和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用2003-2011年江苏省48个县域241家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创新行为以及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及其影响结果。研究显示:市场逐步开放驱动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技术创新行为,通过信贷技术创新降低企业贷款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缓解了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应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的存量与增量改革,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采用并不断创新与小微企业融资特征相匹配的信贷技术,以促进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提高和融资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江苏为例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势力对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价格,且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势力越强,贷款价格上浮比例越大,但始终低于政策规定的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的影响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农村信用社市场势力密切相关;提高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水平和营运能力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损失。基于此,在实现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增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金融机构必须提高定价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