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0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67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美国专利政策及相关判例在"亲专利"与"反专利"之间摇摆不定,导致专利正当性论争不断,尤以基因领域专利正当性论争为盛。论争双方各执一词、分庭抗礼,两极立场无不从法律层面、专利政策以及群体利益等角度予以证立和驳斥。论争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因领域专利适格主题、专利效力等问题困惑不堪。如此情境下,唯有梳理主线,解决实际问题才更为明智。  相似文献   
92.
自清末仿行立宪以来,宪法在中国的发展已历时百年之久,先后共有17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相继面世。通过对全部宪法文本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抽取出中国宪法对人所作的三大分类即政治分类、法律分类和特殊分类。这三大分类虽然在中国宪法之中都有,但其地位并不相同。并且三大分类下的各项子类之间亦经历了先后不同的出场顺序,从"君上-臣民"到"人民-敌人"、从"国民-非国民"到"公民-非公民"、从"生理因素"到"民族因素"再到"职业及风险因素",各项子类间的接续展开体现出历史清晰的逻辑维度。那就是此三大分类方式所蕴含的"内部迭代更替、外部重点转移"的演变规律及其背后所体现的"政治法-法律法-福利法"的宪法理念乃至"不平等-形式平等-实质平等"的法理念的深刻变迁。  相似文献   
93.
从比较法角度看,与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相搭配、以为特别法持有的强制登记态度为其适用前提以及仅将"善意第三人"限定为未经登记的登记动产物权变动所不能对抗的主体,此三项为我国《物权法》第24条记载的登记动产物权变动登记对抗要件的具有制度意义的标新立异。但这些标新立异都显得非常不恰当,致使此条完全没有必要存在于这部法律中,故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实不宜再将此条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94.
金融利益关系的运动轨迹是金融法重构的基础。通过分析金融利益关系重整、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三者"前推后"的因果关系脉络,以及"重整"的具体安排、变动过程,推知金融利益关系运动规律与统合化发展趋势。并通过分析"重整"的产生原因,得出金融创新与金融法约束的应然适度关系。基于以上规律、趋势与关系的总结,提出金融法重构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以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指引,以企业和谐管理为切入点,阐释了传统文化和谐视域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内涵和机制,探讨了传统文化和谐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97.
虚拟产权式商铺作为一种房地产经营模式很难在我国现有物权体系中找到其合理的法律定位。从现有立法中可以推导出虚拟产权式商铺购买人的权利限制原则。对于虚拟产权式商铺购买人拆分出租行为的法律评价,应当从分析其权利限制原则入手,对其权利行使超限与否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8.
从历史角度分析,我国律师性质从非法走向合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恢复律师制度建设以来,我国对律师一直沿用着"本位主义"的定性模式,经历了"国家本位主义""社会本位主义""当事人本位主义"三个阶段。现行的"当事人本位主义"由于依然没有破除律师的依附性,而面临着三重困境:法治信仰的失落、职业形象的恶化和职业理想的破灭。我国律师行业应属自由职业,因为律师与自由职业者的特征相契合,"自由"与法律职业精神相契合,宪法上的辩护权和平等权也要求律师为自由职业者。律师作为自由职业者的意义来源于其对"本位主义"依附性弊病的克服,其有助于律师制度性和社会性功能的实现,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尊严价值。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构建从"本位主义"到"自由职业"的桥梁。  相似文献   
99.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制度作为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发展的高峰,作为司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官的管理也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司法官的管理主要通过规定相应的资格标准和任用程序,并强化考核达到司法官管理制度的目的,但由于各种局限,这种制度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庭审实质化,但庭审实质化仅单向强化了错案过滤功能,加之审判者的深层认知心理因素、证据信息在诉讼进程整合中的有罪强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实质化的庭审程序仅能适用于少量案件等,其对实体公正的整体保障作用将是有限的。英美对抗式审判仍产生了大量错案即为明证。解说当前改革的两种代表性意见都高估了庭审实质化的作用,提升实体公正水平应贯彻"侦查重心主义"。此概念与传统的"侦查中心主义"不同,可以融入当前改革,并要求深化改革。贯彻"侦查重心主义"要求对侦查行为进行程序控制;防止以虚假供述为主要目标强化辩护人的监督权;并强化侦查录音录像,为还原侦查过程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