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2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43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如何在复杂多元的现代环境中回应公民的需求与期望,已经成为当代民主治理的最大挑战。这意味着需要超越民主理论的社会中心论范式,将回应性的研究从责任—控制框架转移到强调国家自主性的能力—建构框架之中。在此框架中,民主治理的回应性是通过一个以政策议程为中心的双边进程而获得的:一方面是公民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有效回应。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造就了民主治理的回应能力,使不同的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回应模式中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2.
卓有成效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思想保证,而且是新时期开展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财富。只有把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成功经验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坚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坚持充分发挥刚性制度的保证作用,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才能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关于政治合法性的论证中,包含着两层因素,即事实性判断与价值性判断,前者注重既定政治统治被认可的事实,而对被认可的价值依据关注甚少,后者更多的是注重既定政治统治所赖以存在与延续的价值诉求。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治合法性更多的是基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性判断而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后,对民众认可的事实性判断开始凸显。但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民众的价值诉求多元化发展,从而陷入了"政绩合法性困局"。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我国政治合法性的巩固,理想的选择应是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实现有效的平衡。  相似文献   
84.
中国政治传统中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制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各有侧重和利弊。前者关注共同的福利,后者则强调多数的权力。两者对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无论是民本还是民主,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具体借鉴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85.
《道德经》虽常被指为玄虚之学,但此观点未必得老子之真意。起于周秦之际的黄老之学,作为人君南面之术而兴于汉代达百年之久。老子在对"无为而无不为"之治的思想阐释中,不仅建立起了一整套严密的政治哲学体系,还显现出"先民后身"的民治主义思想。这不仅在周秦哲学中独树一帜,更在中国古典民本政治哲学中独占鳌头,并成中国传统"虚君"思想之重要理论源头。从政治哲学的价值角度出发,《道德经》为现代国家治理者提供了丰富的民本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86.
时统君 《东岳论丛》2004,25(1):173-176
法律的伦理和伦理的法律是法律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法律的伦理,研究法律蕴涵的伦理精神及对法律的伦理评判;关于伦理的法律,探讨内含伦理精神的法律的伦理功能、伦理关怀和作用方式,并以此来整合社会大众的德性。伦理精神向法律实体化的转化应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7.
88.
如何提升人工智能的道德能力,使人工智能体的行为选择更符合社会伦理规范,是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伦理问题之一。随着人工智能自主能力的快速提升,人工智能体越来越需要在具体情境中作出自主行为选择,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体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缺乏纯粹实践理性的人工智能不具备自我立法能力,没有情感欲望牵制的工具理性却可以理解并应用来自人类的、具有先验意义的道德法则。来自人类的道德法则不可能以人工智能为目的,而只能以人类自身为目的。从伦理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义务论、功利论,还是德性论,不仅理论自身存在各种特殊缺陷,在规约人工智能时也存在种种困难,均无法独立承担作为人工智能体基础理论的重任,当务之急是以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共识作为人工智能体的自然行为法则。单纯自上而下的道德内置法,无法应对具体行为情境的复杂性;单纯自下而上的自主学习法,难以保障自主学习结果的道德性;只有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才能使人工智能体成为一种既服从人类道德法则、又具有一定道德自主能力的道德机器。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