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28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813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1]卷一:故魏野哭有终诗曰:“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人祭祀,旧债帝填还。卤簿尘侵暗,铭旌泪洒斑。功名谁复继,敕葬向家山。”(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以下只注页码)按:“家山”者,家乡之山也。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曰:“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又《送虞说擢第南归觐省》诗曰:“爱君采莲处,花岛连家山。”宋刘述《家山好》词曰:“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孙道绚《滴滴金·梅》词曰:“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皆是其例。可知魏诗“向家山”即回故乡之意,非地名,故不可加标…  相似文献   
22.
[1]卷一:故魏野器有终诗曰:“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人祭祀,旧俩帝填还。卤簿尘侵暗,铭旌泪洒斑。功名谁复继,敕葬向家山。”  相似文献   
23.
司马周 《云梦学刊》2002,23(5):40-43
朱元璋统治期间 ,多次实施荐举制度。荐举制度的实行为文人聚会京师提供了契机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诗文创作的提高 ,并且造成文人群中“组诗”的大量出现。同时荐举制度在诗文理论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效应  相似文献   
24.
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担当着“为王者师”和“弘道”的重任。但五四运动以来,随着民族解放事业和现代性方案的进行,知识分子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先锋成为边缘,由“审他”沦为“被审”。至十七年,在历史情境与主流规范的双重夹击下,知识分子的人格主体性呈现出很深的危机。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知识分子不仅面临着书写的合法化问题,而且其自由的人格主体渐趋瓦解。  相似文献   
25.
吴敬梓的思想内涵十分丰赡 ,传统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和魏晋六朝风尚对他的影响至大 ,而时代思潮中的颜李学说以及自然科学学风也同样影响了他。吴敬梓之所以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是与他的家庭传统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而研究他的思想必须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着手 ,重视形象思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26.
金庸以男女和谐的完整世界再现了现代人的英雄情结,卫慧却以破碎分裂的现实描绘隐寓了现代人想依托于完整世界的英雄情结.这些既揭示了现代人所处的共同境遇--潜沉于心里的英雄情结在现实世界得不到完整复现;同时,金庸、卫慧对英雄情结不同的表现方式则又表明了男女不同的价值观:男性是理想主义的"建构",女性是现实主义的"寻找".  相似文献   
27.
传统上西方人为小说辩护的理由是它“更富于哲学意味” ,中国人的辩护理由是它“有可观之辞”。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 ,小说的功能正在补正统文化之缺 ,后一种理由更符合实际。文人大规模地介入小说活动 ,使小说成为沟通各种文化的公共领域。 2 0世纪以后 ,西方出现了将哲学“非中心化”的主张 ;从鲁迅开始 ,中国现代小说摆脱“历史癖” ,强化了批判精神。当代小说仍应发挥传统 ,沟通文人的批判意识和民众智慧 ,采取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28.
在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政治格局形成之时 ,有两个申国存在 :一为西申 ,即申侯之国 ,地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 ;一为南申 ,即申伯之国 ,地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以南。《国语》谓周幽王太子宜臼被废之后所奔之“申” ,即《竹书纪年》之“西申”。南申都邑为楚所攻灭后东迁至信阳 ,后人谓之曰东申。骊山之戎即骊戎而非申骊与晋申 ,周宣王所伐之“申戎”为姜戎之别种而非西申  相似文献   
29.
语义研究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汉语经典语义学以及西方现代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对各种语义流派给予评估,希冀能找出一种适合汉语的语义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在影视艺术的普及和繁荣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取得了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些创导人员自身理论先导作用的虚弱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的泛滥等原因,导致了创作中反文化、反历史、矫作妄构、丧失历史本真的创作病症大量出现,促使文艺工作者展开积极的反思并寻求对策.历史影视剧创作应做到四个"统一",即唯物史观与文艺创作观的统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历史戏剧化与戏剧历史化的统一,历史宣教与审美悦情的统一,才能对这一病症起到有效的疗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