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440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87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延迟退休年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构建异质性代理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延迟退休年龄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每延迟退休一年,居民收入分配的Gini系数平均降低17%。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居民收入分配Gini系数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随延迟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低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较高的资本产出弹性对应较低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第二,总消费随着延迟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居民总消费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平均为3.92%。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较低的资本产出弹性对应较高的居民总消费。第三,延迟退休年龄增加了全体居民的福利。居民总福利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平均为8.49%,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低的资本产出弹性和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对应较高的居民总福利和退休居民的平均福利。本文采用的方法对于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2.
盛世才统治前期新疆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世才执政新疆初期 ,在苏联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针对新疆的实际 ,制定切实计划 ,重视水利设施建设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从而使其统治时期新疆农牧业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 ,为新疆农业的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回顾这段历史 ,也可为今天推动新疆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3.
人力资本、雇佣制度与职工持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人力资源日益资本化了,即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与此相适应,企业的雇佣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已经或将要从单向的资本雇佣劳动转变为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的制度,或者转变为劳动者自我雇佣的制度,即劳动者自己的资本雇佣自己劳动的制度。人力资源性质和企业雇佣制度的这种革命性变革的集中表现,就是职工持股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建立和扩展。我国的职工持股制度形成的时间还不长,并且带有很大特殊性,还有若干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4.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经济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要求各国逐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为主的社会转变,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为主转变。新型工业化汲取传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试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道路,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道路。因而产业结构也需要政府从长期战略的高度加以引导和调整。在新型工业化中既要发挥市场力量的自发性,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5.
京津冀地区差距、因果累积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京津冀地区差距持续存在并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主要来自于政府行为推动的因果累积效应。极化和扩散是解析该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概念,极化强于扩散是该区域的典型特点。尽管极化在城市发展一定阶段有其必然性,但扩散优于极化。该区域资本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较小,GDP和资本具有自我累积效应,城市规模不具有自我累积效应。数据分析表明,文化和劳动投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贡献,而城市化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性作用。整合和协调区域资源,发挥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避免区域内部的极化和贫化,是“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6.
论我国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主体需求为目标 ,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多个供给主体统一起来思考的产业概念。发展我国物流配送的关键是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物流配送主体系统是指涉及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一切部门、法人和自然人所构成的系统。包括物流配送供给主体、物流配送需求主体、物流配送投资者主体及与物流配送相关的辅助部门等。物流配送主体体系的构建 ,作为一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是物流配送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运行的策动者和承担者 ,为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奠定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87.
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历程、问题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现有文献在区域竞争力内涵、理论基础及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基础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争议和问题,全面盘点2000年以来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指出该领域内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必须加强理论创新,并且注重与实际发展动态相结合。  相似文献   
88.
89.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亚太地区在进一步推进和加深高水平金融合作上的潜力巨大。在亚太地区其他合作框架下,RCEP部分成员间已经有了良好的金融合作基础,未来开展金融合作的可鉴之处非常丰富。同时,RCEP也为亚太区域提供了一个将无约束性的金融合作构想转变为有约束的金融合作协议的契机。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指标,RCEP成员整体和金融分项营商环境指标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仅部分RCEP成员的信贷获得、保护少数投资者和破产保护情况位于世界前列。RCEP协定中深层次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条例有望改善金融营商环境,有利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在疫情、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的大背景下,RCEP有必要从监管顶层设计、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跨境合作入手,探索适合新时期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0.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对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的年龄特征和变动进行了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不平等均呈现不断扩大的变动趋势,45岁以上人群的变动幅度要相对大于45岁以下人群;教育、收入和医疗的不平等是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扩大的主要原因,但是对45岁以下人群健康不平等的影响要大于45岁以上人群;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年龄老化对健康不平等变化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