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2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殷雪梅 《理论界》2007,(8):214-215
在《雨王汉德森》中,索尔·贝娄塑造了一位精神失落但努力拯救自己的美国富翁形象。小说充分展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危机以及他为寻求自我救赎的历程。在这个心灵之旅中,贝娄通过对主人公的分析隐性地体现了作品存在的犹太性以及这种特性在主人公身上的呈现。  相似文献   
82.
《富兰克林自传》通过不同的话语叙述对自我进行了书写,建构了三种不同的身份:从印刷工走向了公益人,最后以国父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富兰克林完成了从个人身份向民族身份的转变。富兰克林的身份在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中获得了理想的平衡,在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在说话人与听众的潜在交流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他的多重身份不仅反映了特定时代中自我的觉醒,代表着个人的成功,也注入了全新的启蒙思想,它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一个国家的身份、一个时代的身份。  相似文献   
83.
语用学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直到 20世纪 70年代才得以确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当可观的规模。语用学尽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其覆盖面却十分广阔,对语言教学、人际交流、跨文化交际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英汉词汇衔接与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复、同义 /反义、上下义、搭配等多种不同的词汇衔接是英汉语篇构建的重要手段,对篇章连贯起着重要作用。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词汇衔接解读文本深层次的信息,是文本织体(texture)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5.
语义的演变主要发生在词汇平面上。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在谈论词义演变的原因时,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认知词汇语义学则认为其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隐喻是人们形成语言和思维的基础。语义的演变正是反映了人类认知的这种隐喻性质。  相似文献   
86.
"一条龙"体系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外语教育在外语教学理论和研究上掀起了一个浪潮,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悄然盛行,那就是"一条龙"外语教学.本文联系以南昌大学为代表的教学研究型重点大学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7.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简·爱和《谢利》中的谢利,这四位女性形象是英国文学中女性争取妇女主体地位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这四位女性人物所表达出的女性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在英国文学中,女性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经历了觉醒、抗争和确立三个阶段。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要摆脱他者的地位,摆脱受压迫的地位,除了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赢得自己在婚姻爱情上的自由外,更应该关注女性本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女性只有作为第一位的、独立自在的人来表现,有着自己的尊严和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妇女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确立妇女的文化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8.
时间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文学的发展深受时间观流变的影响。当代西方文学作品里出现了大量常规逻辑不可能出现的时间构架和意象,产生了循环叙事手法、意识流写作手法及死亡叙事等不同文学叙事手法。其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时间发展直线与圆的统一,时间感受主体与客观的统一,死亡与永恒的统一。  相似文献   
89.
一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的最重要作家。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其成名作,也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已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性”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作品的表层意义十分明显,暴露美国军事官僚机器的黑暗和不人道,揭穿了美国政治与军事政策的伪善本质。但这并非小说的基本主题。海勒曾说:“约塞连的情感并非我在战时的情感,我是战后才体会到的。这本书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对50年代社会情绪的反应,对麦卡锡时期的反应。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我写下了自已对一个处于混乱中的国家的感受,我们至今仍在忍…  相似文献   
90.
语言教学一直只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和翻译教学,而忽略语篇教学和对语言文化内涵的理解,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现行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语法分析和语言文化理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掌握一种文化,使学生提高操作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