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5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43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96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0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和中国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中,均将"国际组织"列作独立的产业门类;在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还明确将"国际组织"门类归入第三产业。作为"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产业(行业)分类,其分类对象和范围其实有所不同;遵循科学的"国民核算主体原则",任何一国的国民经济产业(行业)分类均应以"常住单位"构成的"经济总体"作为基本分类对象,其产业部门中均不应包含国际组织(以及类似的外国使领馆)等非常住单位;只有对于诸如联合国、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不属于任何单一国家的"经济总体(准国家)",国际组织作为一个产业门类才具有实际存在意义。因此,为提升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应从现行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取消"国际组织"门类,并调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的相应内容。  相似文献   
92.
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区域的差异,是合理平衡资源与环境发展关系,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前提条件。运用SBM/超效率SBM模型,通过对我国各省区绿色经济效率静态水平和动态变动进行测度,可以深入分析省区差异、收敛性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年均值为0.706,从整体上呈现先降后升的倒U型演化过程。虽然三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水平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但省区间的差异性有所下降,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条件β收敛性。研究期内效率水平改善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弱,1996—2010年全国范围内绿色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FDI、结构因素、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93.
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群落生命体,借鉴生态学中关于群落演替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劳动力、制度和集群自身等主要生态因子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产业生态位的影响,从而发现:在产业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当地政府应继续优化环境,吸引并留住劳动力,进而立足于国内市场,进行价值链的升级,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地方政府要解决认识上的误区,改变目前被动的工作方式,重视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集群企业应基于集群的网络优势获得创新性竞争优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关注金融约束理论的学者日益增多,但存在对金融约束政策含义的误解以及缺乏对其在中国实践状况的深入分析。文章在分析该理论基本框架基础上,重点强调其特许权价值、专利权保护及私营部门的真正含义,以消除前人的误解;首次深入分析金融约束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包括前提条件满足状况和具体表现,以期给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最后分析了金融约束政策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蕾 《天府新论》2005,(4):42-46
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而是具有外部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基本性质是精神性、社会服务性,因而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教育不适合用来调节经济,短期内不应对教育规模进行大幅度的扩张。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阶段需要一定的教育规模与之相适应并为其服务,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应有适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96.
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者,近来英国正式颁布了低碳转型计划。该计划对电力部门、家庭与社区、工作场所和就业、交通系统、农业等领域的碳排放都给出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将减排目标具体量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与此同时,计划还突出强调政府在低碳转型中的定位和作用。该计划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7.
数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现代法学研究借助数量分析,可以看到更多法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阐述了数量分析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外的有关文献介绍了数量分析方法在法学领域中的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我国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一、区域性教育人力资源经营的界定 区域性教育人力资源经营是指以县(市、区)为一个单独的建制,在所在区域教育局的领导下.成立区域教育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负责整个区域的教育人力资源的经营和运行。其工作职能是.以合理配置教育人力资源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整个区域内的教育人力资源的综合效能为目的.通过对区域内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整体上筹划、营谋区域内各学校、幼儿园管理功能的发挥,以期促进整个区域各学校、幼儿园管理效能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
供给者的胜败取决于自身的供给行为 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中,供给总是处于服务的地位。这是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有钱不愁买不到货,有货却不易如愿出手卖得好价钱。这种关系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有定势。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就有过描述:“从只是想象的金变成实在的金,诚然,商品实现这种变体,同黑格尔的‘概念’实现由必然到自由的过渡相比,同龙虾脱壳相比,同教父圣热罗尼莫解脱原罪相比,是‘更为困难的’。”又说:“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  相似文献   
100.
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分别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各地区间人口迁移相对平稳,而人口流动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且空间流向极不均衡;(2)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3)户籍制度对于发达地区起到了人才沙漏的作用;(4)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出来,人口流出虽然基本出现一个正面影响,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