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田广兰 《北方论丛》2007,(2):110-113
功利主义的幸福论主张,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幸福是所有情况下人类行动的正确适当的目的,而且是唯一正确适当的并普遍期望的目的。然而,这一人本主义的道德原则的背后却隐藏了诸多的悖论与矛盾。首先,由于幸福内涵的歧义性和多元性使得这一目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和一定的非道德性;其次,最大幸福的诉求必然无法兼顾幸福在个体间的公正分配,而坚持公正优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又会影响最大幸福的实现;第三,以最大幸福为目的尽管要求给行为主体享有更多的公民自由和社会自由,但却会使他们陷入自然法则和情感、秉好的双重役使,没有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92.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宗教对话越来越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宗教对话不仅是一个关乎教义和理论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苦难和责任的伦理实践问题.基于全球苦难和全球责任的伦理实践构成了新的宗教对话的出发点、动力和支柱.事实证明,伦理实践的宗教对话在现实世界是可行的和富有成效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传统形而上学的重要致思取向就是寻求"客观性",在"拒斥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终结"的思想状况下,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就是如何重新理解"客观性"及其当代价值。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重新审视"客观性"的内涵和思想诉求,呈现其中"多元共识"、"人类团结"的思想维度及其蕴涵的"实践哲学意识"、"解释学意识"和"宽容意识",从而为我们共同生活提供辩证智慧和规范性指引。  相似文献   
94.
当代科技的定位考量,科技创新的哲学研究,工程哲学的兴起与构建,科学哲学 的延拓与深化,是“论坛”,也是科技哲学学科创新前沿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5.
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校园文化的品位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在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的同时 ,充分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在理想人格、理想人际和理想生态等方面的思想资源是实现校园文化品位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
爱丁堡学派以及其他许多社会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试图从方法论上证明强纲领的科学性,积极倡导科学的“社会学转向”。劳丹将这种论证总结为“偏好描述的谬误”和“不完全决定论题”,并对此提出置疑。这表明他们在根本性的合理性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我们希望找到更好的合理性模式,实现两者的整合。协调合理性乃是实现这一理想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7.
劳丹另辟蹊径寻求科学理论合理比较和评价的努力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是,劳丹根据解题和根据进步的两个论证不够彻底,在某些地方止步不前.要克服劳丹在"合理追求"问题上面临的困难,就需要在扩展和明晰"科学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内在进步、外在进步、综合进步、局部进步.拥有一个更加明晰的理论进步观念,就能帮助我们对合法认知态度有一个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较以前的理论评价观,劳丹确实有所超越,但还需要作出这样的改进两种合法认知态度中的每一种都存在两种非常不同的类型,对于认知评价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合法认知态度必须建立在通过增强理论协调力而进步的观念之上.  相似文献   
98.
信任研究的学术理路--对信任研究的若干路径的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信任研究最先是从20世纪50年代由心理学路径开始的,它将信任理解为个人的心理事件,更多地关注构成"信任"的认知性内容和情感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的"信任"愈来愈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形成了信任研究的社会学路径和经济学路径.社会学把信任看作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突破了只关注个体信任的心理学视域,使社会信任和制度信任的研究变得异常重要.经济学最初是从理性选择的经济分析出发研究信任问题,后来通过融合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因素开创了信任的经济-文化研究的路径.信任研究跨越学科的屏障和边界而呈现出一种多学科交叉互动的态势,这在社会学路径上和经济学路径上已有比较明显的表现,而组织中的信任研究在这一点上尤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99.
科技革命与人——自然的伦理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一次比一次突显了人在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中的主体性,同时也强化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当代人与自然这一伦理关系之所以被人们所意识,是由于人们面对了一次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向度、非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多向度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0.
科学实践精神是人的实践精神的特殊形态、典型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容,借助自然界 人 社会(精神)发展的形式予以对象化和客观化,藉以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精神的统一”,从而实现人的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人生价值的创造精神。科学实践精神的文化价值性反映在自然界 人 社会(精神)的双向互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对“自然界的创生”(物质文化) “心智的创生”(精神文化) 人的创生(社会文化)的价值性,而其更深刻的反映则是在“本体论上”,由科学客体向“文化客体”的转化;认识论上,科学反映向“文化反映”的深化;方法论上,科学方法向“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