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4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72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40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71.
自21世纪以来,幼小衔接问题逐步升温为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主题集中在幼小衔接内涵与价值、利益相关者、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等四个方面,并呈现从经验总结到实证研究、从成人视角到儿童本位、从关注幼小衔接外在形式到关注幼小衔接内在需求等进阶特征。今后幼小衔接研究可以从坚持儿童中心立场、建立“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明确“核心素养”导向和应用“大概念”框架等方面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872.
破"五唯"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新文科建设及评价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新文科建设依赖于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的逻辑理路表征为:知识论逻辑——人工智能促进文科学科专业生成,新生成专业的发展评价要坚持"问题+需求"导向;教育观逻辑——人工智能将改变文科学生培养目标,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应避免专业和培养范式的"碎片化";教研方法论逻辑——人工智能将改变文科教学方式,新文科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打造更加科学与合理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构建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文科评价的应然图景,需要坚持:评价目的彰显立德树人、评价主体交互多元、评价标准科学多样、评价方式多维联动、评价结果全息直观和评价支持系统的"智能介入"。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四个方面:造就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破学科界限,推进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树立"全人"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大数据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实现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目标,需要构建四个实践路径:课程体系设置"文理融合",打造立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拓展专业课程设置内容;教学模式创建"理实并重",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协同",创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文科评价要打破"五唯"取向,坚持"新理念"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