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郭迎选 《社科纵横》2009,(7):145-146,152
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价值取向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有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由此导致政治价值观扭曲、直接影响人生价值选择、造成道德认识模糊。其矫正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扭曲进行矫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做到知和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2.
周敦颐、张载、二程是北宋理学发展中颇有建树的重要人物.他们对理学的贡献,无一例外地表现在如何建构以"气"为基础的宇宙发生论与"各正性命"的本体思辨结构,即"气以载性"思想上.本文分别阐述了他们的"气以载性"思想,以综合阐释"气以载性"思想在理学中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集体治理是破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主体缺位难题,实现设施有人用、有人管良性循环的重要方式。利用黄河灌区宁夏、山西及山东723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考虑普遍道德和公共领导力因素,结合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及所处省份,选取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小农水集体治理。结果表明,普遍道德和公共领导力能显著促进小农水治理集体行动和治理绩效,集体行动能显著提升小农水集体治理绩效,公共领导力与普遍道德能显著相互促进。多群组分析表明,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及所处省份能显著调节小农水治理集体行动和绩效。因此,政府可以结合不同地区农户农业收入情况,通过深化普遍道德培育、培训村庄领导者和鼓励村庄精英治村等方式促进小农水集体治理。  相似文献   
104.
杨红  郭彩虹 《现代交际》2010,(3):144-144,143
为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性,本文介绍了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巧妙利用英语、引入趣味实例、编译工箕的选择、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让中国文学"走出去",得到世界的认可和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欢一直是中国文学界和翻译界的梦想。从《中国文学》到《熊猫丛书》,再到《大中华文库》,中国的官方机构也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然而,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走出去"之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就是西方的汉学家、翻译家们。本文选择了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作出巨大贡献、付出巨大努力的两位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和白睿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翻译观和代表作《狼图腾》《活着》的英译本的分析,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之道。  相似文献   
106.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作为新兴校园媒体,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不同于其他校园媒体的显著特征,它不仅是高校的新闻宣传媒介和生活服务平台,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具有宣传示范、舆论引导、教育服务和互动交流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应从技术支撑、内容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推动校园各类媒体的深度融合,将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更好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7.
实证研究发现,海南温泉旅游者具有明确的心理幸福感,包含“知足常乐”“解压放松”“有价值的生活”“生活满意”“活跃享乐”和“自主能力”等六个因素,其生活型态包括“饮食习惯”“医疗保健”与“压力处理”等三个类型,可合理区分为“积极养生族”与“乐天活力族”两类.研究成果揭示,健康生活型态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区分工具,可针对不同健康生活型态的游客设计幸福感体验的促销策略来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108.
在产品质量和产品数量(订货量)内生化的情形下,同时实现其质量和数量的协调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进一步,在产品低质量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情形下,制造商将面临着产品责任(表征制造商对消费者产品伤害的补偿),从而导致"产品责任如何影响供应链中的质量-数量协调"这一问题。最后,如果核心企业具有对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偏好,则这种CSR偏好又如何影响供应链中的质量-数量协调?针对这三个问题,首先,利用批发价合同构建了一个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运作博弈模型;其次考察了制造商产品责任、CSR偏好程度和质量改进效率对其产品质量决策、批发价合同和相应的供应链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供应链质量-数量协调问题。结果表明:(1)产品责任不影响产品质量、订货量、供应链节点企业经济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但制造商批发价随产品责任的增加而增加;(2)随着CSR偏好程度的增加,产品质量、订货量、零售商经济利润、供应链系统经济利润和消费者剩余随之增加,而制造商经济利润随之减小;(3)质量改进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产品质量、订货量、零售商经济利润、供应链系统经济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4)一个由数量折扣契约和质量改进成本分担契约共同构成的协调机制,可以有效的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其中,产品责任将促使数量折扣契约中产品批发价的增加和质量改进成本分担比例的减小,而CSR偏好程度的增加将促使数量折扣契约中产品批发价的减小,但不影响质量改进成本分担比例。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知识界在思想上也历经了一系列分化,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这两大社会思潮,因思想渊源、知识背景等差异,两大学派在一些重大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认识和倡导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需要在对两派思想渊源、基本主张和争论焦点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这两大社会思潮争论的大体轮廓。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大致可以有三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存在、发展维度;社会发展规律维度以及人的需要维度。人民群众是实践创造的主体,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和决定者,实际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价值的创造主体,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必然结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价值创造的本质和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