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87篇 |
免费 | 433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7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136篇 |
人口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1835篇 |
理论方法论 | 49篇 |
综合类 | 4161篇 |
社会学 | 40篇 |
统计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279篇 |
2012年 | 319篇 |
2011年 | 370篇 |
2010年 | 419篇 |
2009年 | 624篇 |
2008年 | 537篇 |
2007年 | 542篇 |
2006年 | 427篇 |
2005年 | 453篇 |
2004年 | 541篇 |
2003年 | 383篇 |
2002年 | 492篇 |
2001年 | 350篇 |
2000年 | 18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本文从佛教文化在中国承袭和衍生的角度,通过对五台山沙门道(辰殳)及其思想的研究,论述了道殷对密教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李自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6-140
网络文学的出现再次激起我们对“文学本质”的追问。网络文学文本的生存形式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 (及其传统 )的视角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态度面对文学现实本身 ,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文学自身的逻辑 ,从而更接近和理解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民事诉讼脊梁”的证明责任分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不可移易的重要地位 ,有学者甚而将其称为民事诉讼的“世纪猜想”。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渐进 ,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无疑是司法改革的焦点所在。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明责任的分配缺乏明确肯定之规定 ,致其陷于混乱的困境。立法滞后 ,证明责任分配权滥用 ,既有违立法初衷 ,又游离了法制轨道。有鉴于此 ,本文就证明责任分配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以求鉴于贤明。 相似文献
14.
张新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宋代漏泽园制度的成因和渊源,学界已有涉及,但尚无系统论述.从现有考古和文献材料看,漏泽园制度的成因和渊源比较复杂.其中,宋代的特殊兵制、熙丰变法的政治背景及民间火葬盛行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15.
张仲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36-40
在蒋捷词的研究中,其词派归属和艺术风格历来是众说纷纭的焦点.从语言层面对蒋捷词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后,不难发现蒋捷坚持的是"本色当行"的词法,抒发的是泛着冷光的寂寞情怀,追求的是幽深婉曲的艺术效果.他与姜夔和吴文英有着较深的艺术渊源关系,所以其词从总体上讲并非所谓"豪放词"之余韵. 相似文献
16.
李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4):239-242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企业管理水平等条件下,企业创新的决定因素在于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部分,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能力,是实现其自主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它的完成是在对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过程的分析中实现的。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 ,不仅分配的内容 ,分配的形式也如此。市场经济的分配必然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分配。 相似文献
18.
李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69-71,106
随着照相手机、数码相机以及网络的盛行,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由此产生了各种失实图片.对新闻摄影行业和新闻真实性原则造成了巨大冲击.为此,在"读图时代"只有坚持和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完善的行业相关机制,以法律人,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杨利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94-100
在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理论指导下,从学生个性发展、教材层面、教师授课角度、学生语言接受能力等方面对外语戏剧节对学生的影响进行观察性描述,通过抽样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外语戏剧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学习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上;戏剧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直接影响,更多表现在对班级文化和身份的积极建塑上. 相似文献
20.
刘朝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4):163-168
佛教从诞生之初,即面临着如何妥善处理宗教间的关系的问题.佛陀圆满地处理了种种复杂的关系,对今日的宗教对话仍有启发.本文试图以<维摩诘经>为中心探讨佛教(尤其大乘佛教)在宗教对话中表现出的两大特色:无诤与圆融,并进一步讨论佛教如何基于自身的理论特色在今日的全球宗教对话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文章认为实相(真理)是全体展现,世问存在的一切皆有其合理性,一种宗教只有既认识到自身和他者存在的合理性,才有可能趋近最高的善与实相.任何一种存在都既是作为终极意义上的全体,又是作为现实中的部分存在着,共同构成全体.同时,大乘空观可以理解为是对骄傲与固执,或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彻底的治疗.互即互入,这也是诸法平等,心、佛、众生平等的深义所在.这样一种理念--"不二"成为当代宗教对话的重要思想资源.最后,面对现代世俗社会的不舍理现象,如何塑造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生活目标,是各传统宗教、文化的主要课题.也正是在这一维度上,各宗教之间的对话才有可实质性的展开,乃至发展出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