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98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大学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和引入元认知策略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元认知策略组织教学活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方案,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感知风格的总体趋势以及文科生与理工科生的风格差异,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背景下的学习风格的差异,旨在发现教学手段对学习风格的影响程度,并且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英语写作现状和社会对英语写作需求的分析 ,提出了英语写作课新的教学理念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增强写作课的欣赏性 ,娱乐性和实用性。本文阐述了英语写作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4.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本文试图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读者的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从而说明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5.
以容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弗萊的原型学说为理论基础,作者结合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南方社会经历,以及自身生活经历来说明福克纳在小说中是怎样来进行女性形象创作的。  相似文献   
66.
英语课文中词汇在记载知识的同时,又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传递观点态度。形象是可以感知的,情感是可以感知的,观点态度也是可以感知的。理解它们不能只青睐一套分析理论,更需要主体丰富的感性认识。英语词汇习得并非纯机械训练,要诉诸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让他们用感觉去感知、用心去体悟。  相似文献   
67.
对新闻英语的阅读与理解,“新闻文体”是其最大的语境。导语在新闻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能否进行正确的阅读与理解,是读者能否准确把握整篇新闻内容的一个关键所在,掌握导语的种类与特点,是正确阅读与理解的新闻英语重要方法和技巧;同时,新闻正文中有许多与其它语篇不同的新闻术语存在,在语境掌握它们,亦有助于对整篇新闻的阅读与理解。  相似文献   
68.
写作训练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文章简述了写作教学现状以及如何在精读教学中加强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69.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述位理论分析一首英文诗歌,探讨主述位理论在诗歌语义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从主位述位理论入手,以英国诗人Wordsworth的诗“Iwanderedlonelyasacloud”为例进行分析。诗歌的语义特征可以从主述位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主位推进模式得以体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大学英语写作问题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一直以来处于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认知上,而没有变成一种习惯;同时,语法知识不扎实、谋篇布局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文章从这几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避免学生写作中的语言错误,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构思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来改进精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