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1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它要求与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在诉讼过程中被公平正义地对待。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目的与程序正义的要求应当是不谋而合的。在刑诉法修改之前,我国程序正义缺失现状严峻,而本次刑诉法的修改与程序正义的理念相契合,通过对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审判制度等制度的修改,推动了程序正义的完善。  相似文献   
82.
根据安徽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分析了加入WTO后我省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加入WTO后应通过制定农业保护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加强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增加科研经费,加强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的建设,强化动植物种植资源的保护;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3.
初读朱熹     
综述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阐述朱熹的教育思想,考证朱熹为官清廉的历史事实。文章认为,朱熹在抗金派与投降派的矛盾、理学与反理学的矛盾、清正为民与腐败集团的矛盾这三大矛盾中从事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并成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思想家,重视教育、躬行不懈、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的教育家,具有民本思想的爱国廉政的好官。研究朱熹,进行批判继承、合理扬弃,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4.
与清末教育的主流思想"中体西用"不同,吴汝纶教育思是"中西合璧",即为一种"合二而一"的综合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有关"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呈逐年上升之势,学界对"天人观"提出了不同的现代阐释理念.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与"盲区"到新"天人合一"思想的科学哲学新思维,并上升到"宇宙关系民主论"的广度与深度,说明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做不完的文章.  相似文献   
86.
析图书馆服务于弱势群体社会需求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不仅需要从物质生活上获得援助 ,也要在精神世界中得到鼓舞和帮助。为此图书馆应从对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及社会教育职能的角度出发 ,就如何为弱势群体开展道德教育、咨询服务等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7.
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导致了金融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全能化和集团化发展 ,并使金融监管机制由分业监管走向混业和职能监管。我国金融创新相对落后 ,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引发我国金融创新高潮 ,同时也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8.
本文根据所掌握的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三次学术讨论会主要角色科穆纳尔即王稼祥的材料,对朱洪《斯大林和中共中央在开除陈独秀党籍问题上有没有分歧》一文提出商榷,并剖析了陈独秀拒绝去莫斯科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9.
《经济法》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是我国法学学科中的主干课程。运用经济学和法学两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学中较成功的尝试。概念与含义,运用经济学原理剖析经济法基础理论;法律与经济,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具体与抽象,应用直观的经济形象解析经济法的各项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90.
曹多胜 《江淮论坛》2010,(2):188-192
新闻娱乐化被视为最具消费主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电视媒体中表现最为明显。电视新闻在经历了将娱乐元素有限植入和传统新闻“严肃性”娱乐式解构后,必将回归其本真状态,实现新闻的电视表达。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习惯,同时也对新闻本体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带来了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