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02篇
劳动科学   4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933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2598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72.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九章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对渎职侵权职务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正确认定是对渎职侵权行为归责的重要前提。直至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若无A就无B"的必要条件分析框架,但它因其固有的缺陷确有予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73.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六言诗存世105首,在六言诗的整个发展史中地位突出、引人关注,而最有价值的就是范成大对六言诗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和创新:题材的选择上开始关注爱国、民生、风土节序等内容;艺术表现上大胆采用俗事俗语入诗,且用典于俗;对次韵和首句入韵进行有意规避。范成大的这些创新之举,成功拓宽了六言诗的表现空间、提高了艺术质量,成功树立起了六言诗新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7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人们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越来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实践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5.
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作为其短篇小说的杰出之作,充满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一场梦境般的出诊之旅,渗透了荒诞的因素。本文试从文本分析入手来揭示小说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和孤独隔离的困境。  相似文献   
76.
无"中"不契约,契约中的第三方参与者——"中人"在职能与称谓上不断演变。在乾嘉时期的祁门地区,中人的中资大约是总交易额的3%至10%,一般由获得交易钱财的一方支付或者交易双方平摊。中人是否收取中资,多与其社会来源以及功能的发挥有关。  相似文献   
77.
作为题跋文革新的最大推动力量,苏轼最先将杂录题材引入题跋创作实践,融会贯通游记、史书、传记、小说、经文等多种文体风格,形成了受各类文体综合影响而出现的文备众体的新题跋文。  相似文献   
78.
将古英语诗歌中的荒野景观置于空间理论视阈下考察,它们呈现出多层次含义:既表现为《贝奥武甫》里与文明空间的对立存在,也可具象《流浪者》等抒情诗歌中人物内心的荒凉,还在《古特拉克A》等宗教性诗歌里体现为人物发展的阈限阶段。这些个人、社会、宗教方面的指涉意义折射出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日耳曼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合力作用下人们对社会关系、身份构建和家园概念的认知,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79.
二十世纪早期在西方社会学流传进入华夏大地的同时,关于人类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的应用也敲开中国的国门,对我国固有学科理论研究模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在那个特定时期对学术研究和发展我国本土社会学的需要,我国的相关学者开始了最初的社会调查.即使在当时,这种社会研究方法是效仿国外而生,但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社会调查运动".李景汉先生以其卓越的学术地位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了这场运动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这一运动不仅是社会学在中国立足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促就我国社会学研究方法质的飞跃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0.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信仰危机,学界提出了信仰教育存在的诸多缺陷及对策.然而并没有触及其根本原因,即信仰教育的“双颈瓶”问题.观念认知瓶颈、心理疏导瓶颈是制约信仰教育效能的关键要素.只有在遵守主体间性律、心理共情律、零容忍环境净化律的基础上构建体验熏陶式方法以消解信仰教育的“双瓶颈”问题,才是提升信仰教育效能的核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