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建立皖江城市带城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的方法.从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四个方面对皖江城市带包含的8个地级市和2个区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强,其他城市都存在一两个薄弱方面。最后从建设城市连绵区、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平等社会和解放思想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各城市地区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基于类型化思路,对植入式广告记忆的知觉及启动机制进行研究,认为:依据信息加工水平以及知觉流畅性标准,隐性广告有与主要情节信息相关和无关两类。第一种情形(主要情节无关信息在知觉流畅性范围内曝光)下,主要完成无意识知觉并形成内隐记忆,需要相关线索予以启动;第二种情形(主要情节无关信息超过知觉流畅性范围的过度曝光)和第三种情形(主要情节相关信息)下,最终形成外显记忆,启动时无需线索。梳理影响植入式广告记忆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信息类型、隐性程度、媒介选择三个广告变量,以及卷入度、经验两个受众变量。  相似文献   
24.
通过回顾和梳理不同经济概念的创业文章,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创业理论作了重新的审视,分别从宏观经济、组织和个体行为三个层次系统地进行梳理,讨论创业的不同经济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创业的实证类量化研究,证明其确实能够有效地带动经济的发展;从其他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对创业达到一个更深更加全面的理解;借鉴各国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并逐步形成适合本土经济发展的创业体系和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25.
顾客授权与新企业合法性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互动导向与合法性视角,基于中国转型情景下的大样本数据验证了政治网络对于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说明转型背景下的新企业可以借助政治网络行为获得一定的成长资源并缓冲制度压力,其依赖顾客授权式互动获取合法性的市场动机与行为下降,从而表现出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强度上的减弱。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城市群的研究成了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研究的重点。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城市群的研究中,其意义在于把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从企业、产业、城市扩展到了城市群,拓宽了生态学的研究空间,与此同时也为城市群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从城市内部各子系统共生、城市共生和城市群(区域)共生三个方面,集中梳理和归纳共生理论在城市群研究中的成果,旨在为我国城市群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技术效率,并考察了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存在显著的技术非效率现象,但这种非效率现象有降低的趋势,地区间农村流通产业效率差异也有逐步缩小的趋势。研究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提高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28.
基于2017、2019、2021年三个时期103家A股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预测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维度建立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并将其作为结果变量,运用多时段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时段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外部因素三大类因素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普遍更高;供应链高韧性路径可分为五种,分别为内部环境驱动型、内外协同型、区块链应用-外部环境驱动型、区块链应用-内外协同型、区块链应用-内部环境驱动型。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可通过加强区块链应用、扩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多样性等措施来提高供应链韧性。  相似文献   
29.
“互联网+”驱动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导向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从创新创业支撑、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群组G1法的评价方法,引入非线性加权的评价模型,并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通过系统文献归纳方法对公共部门价值创新的界定及其评价要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指出公共部门价值创新与商业企业价值创新比较而言,服务对象不同,价值导向不同,创新目的不同;由于公共部门价值创新的特殊性,对其进行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除涵盖价值创新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要素外,在公共价值导向方面强调公众利益和社会效应;相较于从公众和公共部门2个维度,从社会公众、公共部门、社会效应、公共部门-公众及多方互动4个维度对公共部门价值创新进行评价,评价要素包括过程型要素和结果型要素,更加全面,且所形成的评价体系更加完整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