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从印度软件业的飞速发展中,我们感受到教育在一个国家发展中所起的神奇作用.印度在软件人才队伍建设上,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印度在保持高等教育的传统优势外,高度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突出强调能力培养,密切关注教材和课程的及时更新,积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认真研究、借鉴印度的经验,对于探索我国软件人才队伍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2.
文章基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运用中国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非均衡和效率非均衡都在一定程度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文章以此为依据,从金融发展的视角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3.
作为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平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否有效促进出口产业升级,成为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和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议题。作者基于2007—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旨在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否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有效推动出口产业升级,同时考虑技术水平、地理分布、“市—片区”布点、设立批次等城市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推动了中国出口产业升级,在开展严格的识别假设条件和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仍然是稳健的;从影响机制看,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推动出口产业升级;从城市异质性看,对于拥有高技术水平、地处东部地区以及“一市多片区”以及“长周期”的城市,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出口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文章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研究层次上,已有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研究均停留在省级层面,忽略了城市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异质性,而文章作者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更为深入地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4.
155.
刘敏 《天府新论》2009,(6):55-59
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作为石油消费大国,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石油定价以世界主要期货石油衍生品期货价格为基准价,除了供求因素外,预期对于石油衍生品价格以及对石油现货价格的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应当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向市场提供更加充分及时的信息作为改革我国资源性商品定价机制,建立有效的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环节,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投资者学习培训机制,提高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信息集的数量和质量,引导和培育其成为理性预期者,使理性预期者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并使其理性的价格预测成为其它市场参与者的预期示范,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完善我国的石油衍生品市场体系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6.
在政策层面和现实层面,我国的进口和出口都在经历重大的历史变化。我国的外贸政策经历了从"奖出限入"到"优进优出",再到"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变化。在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融资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从金融角度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是否均可以促进贸易活动,贷款成本会对进出口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外商投资企业和非外商投资企业之间,这种影响会有哪些差异。文章以世界银行2005年投资环境调查报告和2012年企业调查报告为基础,考察了银行信贷影响我国企业出口和中间投入品进口的历史变化,同时还考察了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中这种变化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整体上,银行信贷对进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正向影响呈现不断增强的特征。在扩展边际上,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对出口参与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在出口的集约边际上,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对直接出口金额的影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是抵押贷款显著提高了直接出口比重;2003年抵押贷款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的比重,2011年转变为无抵押贷款发挥这种作用。全样本的检验结果更多地反映了银行信贷对非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积极影响突出表现在,低成本贷款取代高成本贷款,在促进非外商投资企业参与进出口和提高中间投入品进口比重中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为国际贸易从注重价格到注重质量的转变提供了支持。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较高的贷款成本促使非外商投资企业减少国内市场供给,在提高出口比重的同时出口金额未发生显著增长。这意味着,在较高的还贷压力下,贷款企业被制约在为缓解融资约束而出口、出口模式难以升级的困境中。我国应继续推进银行改革,改善融资环境,切实降低本土企业的融资成本。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为缓解融资约束而进行的低质量出口,纠正过度的出口导向,促使企业重视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更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进口,带动企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7.
进口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关税传导能够让进口国消费者福利提升,然而消费者异质性则会影响关税传导的作用。以进口国消费者异质性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了注意力配置对关税传导作用的影响。同时,通过匹配关税数据、国内消费品价格指数以及百度搜索指数,刻画出我国2013—2019年关于42个进口来源国35个城市14大类消费品的关税传导路径。结果表明,由于消费者注意力配置的影响,关税传导具有不完全性;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与消费品价格指数正相关,基础设施、网络覆盖率以及中间品进口等与消费品价格指数负相关。结论意味着,我国在进一步通过扩大开放惠及民生的同时,还需制定更有内涵和更高质量的贸易、收入、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8.
159.
许敏  董雯雯  陈红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2):97-102,108
实践育人现在已成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如何通过实践育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将来从事外贸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外贸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需求.本文从实践育人的视角,深入考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痛点,并把实践育人和理论武装结合起来,探索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为其他专业课程推进实践育人深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